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专题  
邮箱 微信
 
 
  (专题)  
首页   时政要闻专题信息专题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发布 > 专题
代表委员声音|徐睿霞委员:加大对民族医药传承保护力度
时间:2025-03-09 18:34:32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 作者:李娜

  民族医药是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民族药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传承保护发展民族药任重道远。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徐睿霞提出,要加快对民族医药传承保护。

  徐睿霞表示,民族医药当前存在着民族药传统工艺传承保护难题。民族药生产过程中,大多要求配备高温或辐射灭菌设备,实现对药材微生物的检测与控制。但这样的灭菌处理,对部分民族药来说,会使药材的有效成分降低或丧失。同时,民族药备案注册难,申报材料多,准备周期长、手续繁杂、试验过程复杂、导致经济成本过高。此外,民族药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难。目前,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共有西药和中成药3159种,民族药只有95种,数量仅占所有中、西药品的3%,许多具有独特疗效、优质优效的民族药没有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民族药跨区域医保支付也比较难”她表示,当前,各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将部分民族药纳入本省医保支付范围,但跨区域就诊患者享受医保报销待遇上受到较强的地域限制。

  为此,徐睿霞建议,应加大对民族药传统工艺保护传承力度。建议坚持遵循民族医药理论和传统民族药发展规律,充分考虑民族药区别于西药的特性,出台有利于民族药传统工艺保护和传承的具体政策措施,鼓励各级医疗机构进行原创性传承、创新性研究,培养民族医药领军人才、学科团队,支持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在民族药的研发、配制、检测、流通等方面给予支持。

  二是出台符合民族药特点的备案、注册管理办法。建议尊重民族药已形成的千百年人用经验的历史,充分考虑民族药的生产特点和具体情况,支持各地加快建立人用经验与临床试验相结合的符合民族药特色的审评证据体系,完善民族药审评技术规范,出台符合民族药成药和制剂特点的备案注册办法,探索建立绿色审批通道,进一步优化备案注册等流程,加快民族药在市场上的推广和应用。

  三是完善民族药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标准和流程。建议国家根据民族医药发展规律,科学制定民族药成药和制剂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标准和流程,在鼓励创新的同时,优化民族药准入条件,把已经在疗效、安全性等方面久经临床验证的民族药尽可能多的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四是推动将已纳入地方医保支付范围的民族药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建议将各省区市已纳入当地支付范围的民族药成药和制剂,经过2-3年的实践,证明临床必需、疗效确切、价格合理的逐步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使“地方粮票”成为“国家粮票”,支持民族医药的高质量发展,切实保护好各民族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