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急救,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明显的临床效果,然而,目前国家对中医急救缺乏政策支持,中医急救技术未被纳入国家院前急救体系,导致许多急症患者错失黄金救治期。”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院长宋兆普建议,要推广普及中医急救方法,提升中医急救能力与水平。
宋兆普表示,中医急救方法简便易学,普通群众也能掌握,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例如,针对冠心病患者,拍打肘窝可以疏通心经、心包经、肺经三条阴经,通过刺激尺泽穴、曲泽穴、少海穴,使淤邪散开,则正气自复,缓解胸闷、憋气等症状;按压内关穴则能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对心绞痛、心肌炎、心率失常等有显著效果;十宣穴放血有疏通经络、醒脑开窍的功效。这些中医急救方法操作方法简单,在急救专业人员到达之前,能延缓病情,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为此,宋兆普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是整理与推广中医急救方法。中医药管理部门应系统整理中医急救方法,为传承和推广打下基础。对于缺乏循证医学支持的急救方法,相关部门应组织临床效果对比,确证其疗效后加以推广。
二是对中医急救方法给予政策支持。建议卫生健康部门将中医急救技术纳入《院前急救操作规范》,鼓励中西医结合的急救模式。同时,医保政策应向中医急救项目倾斜,将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提升医疗机构的参与积极性。
三是加强技术研究与安全保障。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一步传承和创新中医急救方法,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让传统中医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