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媒体报道  
邮箱 微信
 
 
  (媒体报道)  
首页   时政要闻专题信息专题
 
 
媒体报道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发布 > 媒体报道
【两会连线】全国人大代表、亳州市市长杜延安:争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加快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
时间:2021-03-08 10:27:28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合肥3月7日消息(记者赵家慧)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近年来,亳州市举全市之力加快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2020年中医药产业产值达1450亿元,规划到“十四五”末,中医药产业总体规模超过2000亿元。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亳州市市长杜延安带来了将安徽省亳州市列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建议。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商合杭高铁正式开通,亳州成功搭上了发展的‘快车’。”杜延安告诉记者,2020年,亳州新签约沪苏浙区域亿元以上项目48个、总投资195.2亿元,与沪苏浙的3个市(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切实形成“创新在沪苏浙、转化在亳州”的格局,在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迈出了“亳州步伐”。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要“规划建设一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其中第十九条专门就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作出具体要求,即:改革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加快建立健全中医药法规、发展政策举措、管理体系、评价体系和标准体系,提升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打造3—5个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亳州市自古以来就有‘中华药都’的美誉,有着1800多年的中医药种植、加工、贸易历史。亳州市中医药产业体系完整、医疗服务能力突出、文化底蕴深厚,是安徽省唯一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中医药发展基础较好,具备创建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的条件。”

  杜延安告诉记者,多年来,亳州市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致力于加快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和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保健饮品生产基地。连续36年举办全国中医药博会,将其打造成为历史最悠久、国内外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中医药知名品牌展会。亳州市先后被授予“中国中药饮片出口基地”“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全国中药饮片出口城际第一名”等称号。2020年,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产值351亿元、增长17.5%,中药材种植面积121.3万亩、占全省的60%,中药材线上线下流通贸易额1060亿元。

  改革创新一直是亳州的优秀基因。亳州市先后获批为全国火炬计划中药特色产业基地、安徽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2020年1月,亳州市编制的《世界中医药之都(安徽亳州)建设发展规划(2020—2030年)》已获省政府批准实施,明确了中医药事业和现代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思路和任务举措。

  近年来,全市中医药研发经费投入快速增长,累计获批中药类国地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9个,现有涉药类院士和博士后工作站7家、高新技术企业61家。

  此外,亳州市中医药“走出去”实现重大突破。亳州生产的中药配方颗粒被10多个国家、地区选作抗疫药物;安徽济人药业公司的中药配方颗粒成为唯一以药品身份进入欧盟市场的中药配方颗粒;疏风解毒胶囊荣获国家发明专利金奖,成为英国政府“创新英国”全球第一个立项资助的中药,中医药改革创新活力凸显。

  在杜延安看来,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有利于亳州进一步增强中医药产业竞争力和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快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因此,我建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亳州市列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并指导开展建设工作,着力将其打造成为中医药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先行区、中医药全球贸易引领区、中医药产品制造示范区、中医药健康服务样板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药立市’战略不动摇,发挥亳州中医药文化、资源、市场‘三大优势’,打造全球中医药贸易、中医药产品制造、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医药文化传承‘四大中心’,争取早日建成符合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要求的‘世界中医药之都’。”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