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媒体报道  
邮箱 微信
 
 
  (媒体报道)  
首页   时政要闻专题信息专题
 
 
媒体报道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发布 > 媒体报道
吴焕淦委员:建议加强中医传染病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时间:2021-03-06 17:48:11 来源:东方网 作者:傅文婧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成果,其中中医药发挥自身优势,亦取得了明显成效。2021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建议,加强中医传染病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自古有之,在我国五千年来的瘟疫流行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卓越贡献。而目前,中医传染病相关的专科医院仍然缺乏,中医传染病学科建设与人才队伍不足,致使中医传染病学发展受到软、硬件多方面的限制。因此,吴焕淦认为应当及时补足中医传染病学发展中的短板,在中医传染病学学科建设、人才储备、救治能力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我国中医传染病学发展,助力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吴焕淦建议,一是加强中医传染病学(疫病学)的学科建设。加强中医传染病学科能力,建设大学层面的中医传染病(疫病学)学科、中医疫病研究所,进一步加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经典挖掘、理论提升、教材编订、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推动中医传染病学(疫病学)的学科建设。设立国家级或省级中医/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医院,使中医药在将来未知的疫情防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是加强中医传染病学的人才培养。建设上海中医疫病防治联盟、应急队伍、学术专委会。现有公卫中医科人员,定期到呼吸科轮训,提高呼吸疾病诊治能力;提升中医防治传染病(疫病)水平。相关医学院校,设立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专业,加强人才培养。

  三是加强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建设。在国家"疫病"防治基地和"疫病"应急救治队伍建设等基础之上,并形成各级医疗单位自上而下的中西医防治传染病的诊疗体系。相关人员定期到中医传染病医院轮转培训,提高诊治能力,促进建设中西医协作机制。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