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政协报
近年来,山地药材、林下药材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中药材生产的重要来源。但是,山地药材机械严重缺乏、特别是山地小型机械不足,造成生产成本高、标准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制约了中药材产业的整体发展。此外,中药材产业规模化龙头企业带动不够,产品附加值低,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和规模效益。
“推进中医药全面振兴,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无疑是重要基础。”在今年的两会上,杨玉成带来的一份提案中就中药材产业发展山地机械研发应用、中药材良种培育和种子种苗生产、完善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等建言。
“要指导各省做好中药材生产大县产业发展区域规划,推进与健康养生、休闲度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杨玉成表示,当前中药材质量面临许多挑战,质量可控性差,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监管缺位,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欠缺,使得一些中药饮片企业因药材质量问题被吊销资质。
他建议,扶持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联合体模式,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开展中药材标准化生产,促进产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