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邮箱 微信
 
 
   
 
   
 
 
媒体报道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发布 > 媒体报道
 
 
张伯礼:中医药学科成熟必须建立统一标准
来源: 时间:2020-04-03 23:27:29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3月2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通过世界中联组织的中医药参与全球抗疫支持行动向国际分享了“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冠肺炎——中国方案的亮点”。全程共计64个国家地区数十万参与者,包括部分疫情国世界中联监事会主席、副主席和理事会副主席等。

  72周岁的张伯礼依然在武汉。作为此次抗疫的中央指导组成员,他1月27日飞往武汉,到现在,依然未归。记者通过中国中医药大学书面采访了他。

  “中医药进一步走向国际,中医药现代化功不可没。但是仍有两大问题需要解决。一个就是要提升中药材的品质,规范化种植,保证道地药材基本药效,生产无公害中药材。第二个问题就是提供更多的临床有效证据。不仅需要通过现代医学研究它的作用机理,还需要拿出过硬的循证证据,这是中医药国际化的前提。”

  “同时,我们要统一标准,因为任何一个学科成熟发达的标志,就是要建立标准。中国是中医药宗主国,有责任发挥引领作用。我们首先与海外专家一起商讨,听取意见,建立了第一个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标准——中医本科学标准,已被5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同时我们又组织了海内外500多位专家来编辑教材,花了4年的时间,再把它翻译成英文,又花了两年的时间。在匈牙利召开世界中医药大会的时候,正式推出。有了教材,有了标准,再通过国际教育,使得全世界能规范学习使用中医药,并造福世界人民。”

  “中医药学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各个时期都能吸收当时其他学科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不断与时俱进。现如今,与生物信息学和人工智能的交叉表现得比较突出。我们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中药大辞典共收录5767种中药,并且每个中药的化学成分很多,其治疗疾病的靶点也就更多。近年来通过与生物信息学的结合,已经建立了多个中药数据库,如组分中药数据库、ETCM(中医百科全书),TCMSP(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BATMAN-TCM(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涵盖常用中药及相关化学成分及靶点,能够及时筛选有效药物,预测药物作用机制,处方优化及评价等。”

  “在人工智能方面,我们去年已经启动了‘面向2035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战略研究’,项目涵盖了人工智能在中医诊疗、中药智能制造和中医药服务等方面的应用进行战略研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工具,不是替代中医,而是辅助中医决策。中医药院校推动学科交叉,必须把握一个基本定位:遵循中医药的规律和特点,以中医药自身发展的需求为核心;一个基本认识:注重多学科交叉,但必须是我主人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必将促进中医药守正创新发展。但当前的学科交叉还不够深入,还没有深度融合。其中一个难点是中医理论的诠释,这是一个关键点。突破这个难点,关键在于培养一大批既懂中医又懂现代科技的复合型人才,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装备,这是学科交叉的基础和桥梁。”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