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健康37°C工作室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王琦日前在国际抗疫专家大讲堂开讲,介绍新冠肺炎的中医药预防。 本次国际抗疫大讲堂由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联合中华中医药学会发起。王琦介绍,预防新冠肺炎,中医药从“避瘟”和“扶正”两方面发挥作用。
“避瘟”是运用一些芳香化浊的药物对外界环境进行杀毒。中药香薰疗法是古代预防瘟疫的外治法之一,利用芳香药物“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的特点,通过口鼻吸入和皮肤、经络穴位吸收,疏通脏腑经络体系,对人体进行整体调节,从而发挥避秽解毒、防御疾病的功效。还可以用“外用中药预防方”,室内熏蒸或制成中草药熏蒸液喷洒,以及制作成空气清新剂等。个人可制成香囊佩戴、滴鼻液滴鼻,或研极细末后分装于150-200ml大小的玻璃瓶内,平时把瓶盖盖严,用时打开嗅鼻,一日5-10次,每次5秒钟。
“扶正”是通过中医药方法调节体质,增强免疫系统对外界的适应性,提升人体抵御病毒感染的能力,降低易感性。如若感染,减轻严重程度。恢复后,中药调理预防病毒复阳。中医的正气不仅包含免疫系统的抵御致病因素的能力,还包括身体的调节能力、适应能力、恢复能力等。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体质等因素,分类施方,体现了中医“因人制宜”的思想。
王琦认为,中医药预防的评价,可以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也可用体质量表评估中医药干预前后体质的改善情况。此外,生活质量的评价、免疫功能指标、安全性指标评价都可纳入评价体系。
王琦为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开出两张不同的处方。对于高危人群,预防方由芦根、金银花、藿香、红景天、贯众、虎杖组成的。对于一般人群,药方由金银花、芦根、白茅根、藿香、白芷和草果组成。
王琦分析,中药预防方祛邪而不伤正,符合预防之旨。金银花是中医常用预防疫病之药,清热解毒,“解温疫秽恶浊邪”;藿香可“辟秽恶,解时行疫气”;芦根清肺利湿;贯众是中医常用预防瘟疫的药物;红景天具有润肺清肺、止咳平喘、活血益气等作用。
对于高危人群,预计?还可艾灸按摩,穴位有气海、关元、丰隆、足三里,每个穴位按揉2-3分钟或用艾条进行温和灸。
有学者对新冠肺炎高危体质类型进行了调查研究,共84例患者完成体质量表统计,痰湿质42例(50%),气虚质35例 (41.7%)。痰湿体质的人群主要特征是形体肥胖、肚子肥满,脸上油脂多,汗多且黏等。在本次疫病中,有基础疾病者、肥胖者、老年人预后较差,容易发展为重症,说明不同人群、不同个体对病毒的抵抗力是不同的。王琦说,中医体质学蕴涵丰富的预防医学内容,提倡科学、积极主动的预防思想。通过调整人体的偏颇体质,改变疾病生存的土壤,可预防疾病的发生,减轻病变的程度,防止疾病的恶化。
王琦说,我们既要关注新冠病毒感染的相似发病规律,抓住共性,寻找普适性的规律,制定指导性、普适性的预防方案;也要关注到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气候环境、不同的人群特点,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地对方案做出个性化的调整,灵活发挥优势,就地取材,达到个体预防、群体预防的最佳效果。王琦希望全球形成一个中医药抗疫联盟,提供专业咨询,分享抗疫经验,实现抗疫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