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战疫期间,为实现对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目标,美丽的武汉江夏区大花山户外运动中心被改造成为荆楚大地首座、也是唯一一座中医医院模式运行的中医方舱。
由天津、江苏、湖南、河南、陕西五省市三甲中医院医护专家组成的国家中医医疗队,在中医大家张伯礼院士、刘清泉院长的率领下,怀苍生大爱、逆行前来,以大医之术悬壶济世。

为配合和支持江夏方舱医院的正常运转,江夏区中医院首批44名医护、行政后勤人员,于2月13日进驻江夏方舱医院,她们中绝大部分都是从大年三十就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有年逾六甲的武汉知名老中医、有放下家中刚刚满月的孩子毅然请缨前来的小夫妻,更多的是年轻的“90后”。
江夏区中医院发热一、二、五病区,李五香、肖红胜、吴雄等医生及10名护士从2月14日正式开舱,就全程跟随国家中医医疗队进舱诊疗患者。
江夏区中医院财务科陈红玉科长和林静、李婷、聂莹三名财务人员不畏惧感染风险,一起穿上厚重、密不透风的隔离服,进入舱内,热情细致为患者办理医保入院手续。药剂科张文胜每天向舱内运送、发放精心准备好的各类中药、成药。院感科担负着保护医务人员安全的重任,张健主任不断完善各项院感工作,每日巡查病区,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各种问题,规范了方舱各区域的消毒、送餐等防控细节,在江夏方舱内医院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舱外,江夏区中医院院办杨健康主任康复后主动申请再上一线,负责医务、接转病人、院办等各项具体事宜,耐心周到,专业又敬业。由基建办孙飞主任和刘戎、夏光辉、刘厚勤等来自于设备科、财务科、医保办的7名同志组成的方舱医疗物资后勤保障部门,负责医用耗材、医疗设备、消杀产品等各项医疗物资的验收、入库、发放及捐赠物资的对接,承担着繁重的医疗物资保障任务。党办的王娟主任为一线医护人员联系酒店、发放盒饭,任劳任怨。
从2月14日开舱一直忙碌到3月10日休舱,进驻江夏中医方舱的江夏区中医院职工,像一束束光,照亮江夏方舱这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