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邮箱 微信
 
 
   
 
   
 
 
媒体报道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发布 > 媒体报道
 
 
锋评 | 确诊数字不怕高,只怕虚
来源: 时间:2020-02-13 20:44:23  
 

  对于许多人来说,今天一打开最新的疫情通报,肯定会大吃一惊。全国确诊病例较上一日增加近15000例,其中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4840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面对数字的突然大幅增加,我们真的无须恐慌。只有让数字反映真实的情况,才能消除传播源、切断传播链,降低感染率。

  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至今,其实让广大老百姓最为关注的就是病毒的传播率,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有多少人被感染了。相比我们之前所了解的SARS、MERS,新冠病毒无疑更加狡猾,特别是存在着无症状而带有病毒、核酸检测假阴性等情况,这大大增加了检测的难度,也会对于精准施策带来很多问题。

  此次新采用的“临床诊断病例”标准,就是从主要靠核酸来进行确诊病例到现在依靠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等综合临床诊断。虽然这会增加临床病例的数量,但有益于专家对病毒的判断。

  什么是“临床诊断病例”?

  我们对于确诊人数的多少真的不必过多纠结。越是能够反映真实情况的数字,越是对于防控疫情有利,这样才能对于相关的物资以及后勤有个充分的准备,也就是要做到“床等人”,而不是“人等床”。

  只有敢于正视并且面对现实,采取积极有利的应对,这才是迎接曙光的力量。理解新冠肺炎的传染程度比确诊人数的数字重要许多。新冠肺炎从致死人数来说,还不及流感,但是其凶险之处,就是从轻症到重症,再到危重,甚至死亡的过程恶化速度非常快。

  在武汉驰援的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钟鸣就曾说过,此次疫情的最大挑战是危重症病人与以往有很大不同,似乎过去积累的经验和方法难以奏效。钟鸣表示,重症往往发生在第二、三周,很像曾经临床看到的“炎症风暴”,前一周还相对平稳,后一周转向重症,不仅累及肺部,而是多器官衰竭。

  想要疫情出“拐点”,先要信心出“拐点”。信心要出“拐点”,就需要对于病毒有全面的认识。我们相信,随着统计数字越来越科学、越来越透明,我们也会越来越有信心的去战胜病毒。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