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评论员
经过紧张建设,2月2日,备受瞩目的武汉火神山医院顺利完工并交付使用。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军队抽组1400名医护人员于2月3日起承担武汉火神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专科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火神山医院是首个接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专门医院。这座被赋予神圣使命的医院拔地而起,投入使用,让世界惊奇、让中国振奋,彰显了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
“中国力量”凸显制度优势。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等诸多难题,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国企还是民企、社会还是个人都将自身置身于国家的大格局中,克服重重困难,风雨同舟,为了同一个目标去努力,不到10天时间就建成一座医院。“大河涨水小河满,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一奇迹的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力支撑,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生动体现。中央提出要坚定“四个自信”,建设火神山医院阻击疫情就是非常有说服力的事例,深刻体现了中国的制度优势所在。
“中国力量”背后有科技支撑。能够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建成一座医院,仅靠“刀耕火种”是不可能的,背后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撑。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一大批高精尖、实用的科技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过程中,各种科技手段迅速集结,在建设的各个领域大显身手,大大提升了速度,提高了质量,成为医院“火速”上马,“神速”完工背后一支强大的“奇兵”,也是火神山医院今后快速运行的“骑兵”。
“中国力量”坚定了信心和决心。目前的疫情正处于一个胶着的状态,既有令人兴奋的消息,也有一些隐忧。关键时刻,信心和决心非常重要。火神山医院的建成使用,有1400名医护人员,1000张床位,为更多患者带去了希望,有力振奋了人心。对国内而言,起到了进一步稳定人心的作用,让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拧成一股绳应对疫情。对外而言,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遏制疫情的坚定决心和信心。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近日在日内瓦举行的发布会上说,“也许你正在关注的是中国将在10天之内建成的一家大医院,但这不是他们正在采取的措施的唯一目标,我相信这些措施将扭转(疫情)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在走向伟大复兴过程中,所有的泪水与欢喜,逆境与坦途、苦难与辉煌都将凝聚成暖流,不断为“中国力量”增添新的耐力与定力,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