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邮箱 微信
 
 
   
 
   
 
 
官方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官方微信
 
 
儿童腺病毒肺炎诊疗规范 (2019年版)印发,明确了中医药治疗方法
来源: 时间:2019-07-02 08:26:22  
 

  2019年以来,全国部分地区儿童腺病毒肺炎病例与往年相比有不同程度增加。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救治和临床管理,提高重症病例救治能力和规范化诊疗水平,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儿童腺病毒肺炎诊疗规范 (2019年版)的通知》。

  《通知》明确了中医药治疗方法,指出中医采用辨证施治,根据小儿腺病毒肺炎发病的基本规律,以及起病急、感染中毒症状重、进展迅速,易合并气营两燔等变证而危及生命的病变特点,将小儿腺病毒肺炎病程经过分为 3个阶段,中医辨证分别为初期风热闭肺证及暑热闭肺证;随着病情进展外邪内陷,可出现表里同病,见表寒里热证或表实下利证;极期为痰热闭肺及毒热闭肺证,恢复期肺脾气虚证及阴虚肺热证,变证包括心阳虚衰证及邪陷厥阴证。

中医辨证治疗

常证

  风热闭肺证

  本证候多见于肺炎初期患儿。

  主症:发热,咳嗽,气急,咽红。

  舌脉: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紫。

  治法:辛凉开闭,宣肺止咳。

  基本方药: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金银花、连翘、炙麻黄、炒杏仁、生石膏、芦根、鱼腥草、甘草)。

  加减:咳嗽痰多,加浙贝母、瓜蒌、天竺黄。

  暑热闭肺证

  本证候多见于南方夏季肺炎初期患儿。

  主症:发热,咳嗽,气急,腹胀满。

  舌脉:舌红,苔白腻,脉濡数,指纹紫滞。

  治法:祛暑开闭,宣肺止咳。

  基本方药:麻杏石甘汤合新加香薷饮加减(炙麻黄、生石膏、炒杏仁、香薷、银花、白扁豆花)。

  痰热闭肺证

  本证候多见于肺炎极期或重症肺炎患儿。

  主症:高热不退,咳嗽,气急鼻煽,痰黄粘稠,面赤口渴。

  舌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治法: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基本方药: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炙麻黄、炒杏仁、生石膏、葶苈子、紫苏子、莱菔子、瓜蒌、鱼腥草、甘草)。

  加减:便秘,喘急,加生大黄;面唇青紫者,加丹参、桃仁;低热羁留,咳喘痰鸣,改用泻白散加味。

  毒热闭肺证

  本证候多见于肺炎极期或重症肺炎患儿。

  主症:高热炽盛,咳嗽喘憋,烦躁口渴,涕泪俱无,小便短黄,大便秘结。

  舌脉:舌红芒刺,苔黄糙,脉洪数,指纹紫滞。治法:清热解毒,泻肺开闭。

  基本方药:黄连解毒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黄连、黄芩、炒栀子、炙麻黄、炒杏仁、生石膏、知母、芦根、甘草)。

  加减:高热不退,加虎杖、水牛角、丹皮。

  阴虚肺热证

  本证候多见于肺炎恢复期的患儿。

  主症:病程较长,干咳少痰,低热盗汗,面色潮红,五心烦热。

  舌脉:舌质红乏津,舌苔花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指纹淡紫。

  治法:养阴清肺,润肺止咳。

  基本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麦冬、百合、百部、玉竹、枇杷叶、五味子)。

  加减:久咳,加川贝母、诃子、白屈菜等。

  肺脾气虚证

  本证候多见于肺炎恢复期的患儿。

  主症:咳嗽无力,喉中痰鸣,面白少华,多汗,食欲不振,大便溏。

  舌脉:舌质偏淡,舌苔薄白,脉细无力,指纹淡。治法:补肺健脾,益气化痰。

  基本方药:人参五味子汤加减(人参、白术、茯苓、五味子、麦冬、陈皮、法半夏、甘草)。

  加减:多汗,加黄芪、煅牡蛎。

变证

  腺病毒肺炎严重者可出现变证,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心阳虚衰证)或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加减(邪陷厥阴证)。

  中医除上述内服治疗方案外,还可使用中药穴位贴敷、拔罐疗法、中药离子导入等适宜技术。
 

  相关链接:关于印发儿童腺病毒肺炎诊疗规范 (2019年版)的通知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