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福布斯中国公布了“中国科技女性榜”,致敬在中国科技领域拼搏的女性。这是福布斯首次推出“中国科技女性榜” (Women in Tech),屠呦呦入榜。
她们是企业创始人、公司高管、一线研发工程师或者是技术创新先锋。这份榜单是对科技领域的前50 名女性的无等级评估。
据了解,榜单制作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调研,展示女性在科技领域取得的非凡成就, 并通过这样科技女性榜样的力量,展示由于性别多元所来的科技创新性、可持续性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只有积极参与以技术为中心的企业或领域的女性才会被纳入榜单制作范畴,并且榜单候选人必须具备科学、技术、工程或数学专业教育背景。
曾经,在所有的领域中,等级越高女性的比例就越低。今天,这样的刻板印象正在被打破。女性科技人才作为科研活动的重要群体,所取得的成就和地位也有了一定的提高。2015 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这是对中国女科技工作者的承认也是巨大鼓舞。
以下是屠呦呦的简要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屠呦呦

职位:终身研究员、首席研究员
公司名称 / 所在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北京
教育背景: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毕业
2015 年10 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由此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自1955年分配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60余年来,屠呦呦以其“西学中”知识结构优势,从事中药化学、生药学、炮制等领域的研究,成绩卓著。但她也因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曾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
屠呦呦的最大贡献主要是发现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疟疾是全球古今的三大传染病之一,迄今受威胁人口达30余亿人,年发病人3-6亿。1969年1月,屠呦呦被院所领导确定负责组建课题组参与抗疟药物研究,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方药集》。1972年11月,屠呦呦及其课题组经过多年研究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ACT疗法)向所有疟区国家推荐作为疟疾的首选方案,2010年全球采用ACT治疗的约1.8亿人,治愈率达97%。
本文整理自“福布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