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邮箱 微信
 
 
   
 
   
 
 
官方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官方微信
 
 
【健康养生】耳鸣是身体的警报,或与脾胃有关,盲目补肾可能病上加病
来源: 时间:2019-05-16 08:31:11  
 

  耳鸣是指在没有任何外来声源存在的情况下,感知到的一种单调乏味的声响。15%~20%的人会出现经常性的耳鸣,其中约3/4的人耳中会出现类似蝉一样的鸣叫。人们常以为耳鸣只和肾有关,但其实耳鸣和脾胃也有一定关系呢~

胃中空则耳中鸣

  《灵枢·口问》记载:“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胃中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不足;吃进的食物不能化生为气血(即清阳),就会变为痰湿(即浊阴)。可见,造成阳气不足、浊阴盛上而导致耳鸣的直接原因是脾胃虚弱。《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所以,耳鸣是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时,对人发出的警报:“该注意养生啦!”

耳鸣不可盲目补肾

  许多耳鸣的患者备受困扰,不仅要忍受间歇的杂音,还要时刻担忧自己的听力是否会受损,便急于寻求各类偏方治疗耳鸣。此时若听信虚假宣传,盲目服用不适合自己的补肾食品、保健品,更容易病上加病。耳鸣没有特效药,只有细水长流地改善有损耳健康的有害生活习惯、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配合心理疏导,耳鸣才能渐渐缓解。

消灭耳中“蝉”

  脾胃虚弱最常见的原因是饮食不节、睡眠不足、劳倦及忧思过度。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长期无节制地食用肥甘厚腻及生冷寒凉的食物容易加重脾胃负担,导致脾胃虚弱。所以,日常要以清淡饮食为主,不宜将舌头的欲望建立在脾胃的痛苦之上。

  夜晚充足的睡眠是脾胃的“补药”,熬夜与失眠都会造成睡眠不足,损伤脾胃。

  忧思过度是脾胃的另一大杀手,思则气结,过度忧思会导致脾胃功能减弱;经常在压力下劳作,也会感到格外疲倦,增加气血的消耗。所以,当情绪低落、压力过大时,要学会自我纾解,保持心情舒畅,劳而不倦。

耳保健操护听力

  保健按摩可以达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等目的的一种自我保健方法,常用方法有鸣天鼓和鼓膜按摩。

鸣天鼓

  最早见于邱处机的《颐身集》,原书描述为“两手掩耳,即以第二指压中指上,用第二指弹脑后两骨做响声,谓之鸣天鼓”。

  具体操作方法:先调整呼吸,按摩两侧耳廓;待有热感后,两手掌心紧贴两耳,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按在两侧枕部,两中指相触,将两食指翘起叠在中指上面,用力滑下,用力叩击脑后枕部,即可闻及洪亮清晰之声如击鼓,左右手分别 24 次,最后同时 24 次。

点击观看“鸣天鼓”操作视频

鼓膜按摩

  用食指或中指尖插入外耳道口,轻轻按压,一按一放,两侧各按15~30下,每天3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社主办《中医健康养生》杂志

  文:刘蓬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教授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