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邮箱 微信
 
 
   
 
   
 
 
官方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官方微信
 
 
赞!国际航班上乘客突发疾病,四川中医生紧急救治长达3小时
来源: 时间:2019-04-01 08:20:44  
 

常说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的天职

最近,在我们的身边正好有个活生生的例子

四川省一名中医高空针灸救人的事件

在网络上一下子就火了

正能量爆棚

网友们纷纷点赞

那么,这个事情的过程到底是啥样的呢?

往下看

  “救人是每个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病人转危为安,我们就放心了。”29日下午,回忆起清晨在飞机上针灸救人的“惊险一刻”,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附属中医医院院长杨思进显得从容淡定。

  当地时间2019年3月29日6时许,在巴基斯坦飞往北京的国航CA946航班上,寻医广播突然响起,一位30多岁的巴基斯坦乘客突发左下腹绞痛,瘫倒在机舱过道。

  “我们的飞机航程在6个小时左右,在飞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广播突然响起,反复播报着寻找医生的请求。”杨思进回忆,当时他就坐在患者后面几排,听到广播之后他果断起身,快步走到患病乘客身边,与同行的骨伤科医生石厚银、一名巴基斯坦人及空乘人员一起对患者进行救治。

  “迅速望闻问切后,我们发现患者想呕吐,腹部很不舒服。”见此情形,杨思进立即把患者搀扶到座位上,让患者平躺,实施急救,并持续关注病人的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由于飞机上没有缓解胃肠急症方面的急救药物,他为患者进行了传统中医针灸治疗。

  治疗后,患者腹痛症状有所缓解,生命体征逐渐平稳。看到病人好转,在场参加救治的人都长舒了一口气。突然,该患者开始呕吐,胃内的食物残渣溅了杨思进一身,来不及处理,他再次为患者实施了针灸治疗,按压足三里、合谷等穴位。30分钟后,患者病情再次缓解,机上所有乘客都长舒了一口气。

  航行中,紧急救治过程长达3个多小时,杨思进寸步不离守在患者身旁,时刻关注着病情。当患者痛得大叫时,他在狭窄的过道里蹲下来为他按摩穴位止痛,并为他擦汗,安慰和鼓励。

  下飞机前,机组人员通知了北京急救中心。北京时间10时32分,飞机落地后,杨思进一行搀扶患者到出口等候的担架车上,随后将患者送上了救护车。目前患者已被送到北医三院机场分院继续观察治疗。

  记者了解到,杨思进此次到巴基斯坦洽谈与巴方合办中医医院事宜,随身携带了针灸等中医非药物治疗特色用具,在救人过程中展示了中医特色诊疗技术。

对话当事人:为何首选针灸救人

  “当时患者痛得在地上打滚,扎了两次针灸就平静下来了”

  随行的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院办主任陈孟利回忆说,因为登机时间是巴基斯坦的凌晨,所以当时大家都在睡觉,后来听到广播询问有没有医生,她才睁开眼来,发现患者已经躺在过道了。

  “中间大概隔了六七排的样子,大家一同过去查看,当时患者非常痛苦,在地上打滚,不停呻吟。”陈孟利介绍到,杨思进教授走过去后,马上蹲下来给患者把脉,查看生命体征,然后让她去取来针灸用具。

  至于为什么会带有针灸用具,陈孟利解释说,3月25-29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赴巴基斯坦洽谈与巴方合办中医医院的事宜,随身携带了针灸等中医非药物治疗特色用具,向巴方友人展示中医特色诊疗技术。

  “当时患者病情是腹痛待诊,针灸疗法主要用于行气止痛缓解痉挛”

  杨思进说:“当时患者的情况总的来说是腹痛待诊,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急腹症、第二个是泌尿道结石、第三个是疝气之类,当然还有可能是其他不明原因的疾病。”

  他回忆说,当时飞机上只有针对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急救药物,没有针对急腹症的、缓解痉挛性疼痛方面的药物,所以根据现场情况,只有考虑采用中医的针灸治疗。以行气止痛的治疗方法,缓解痉挛,最终通过先后两次的针灸治疗,病人就逐渐平稳。

  “当机舱内患者病情逐渐缓解那一刻,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梦想,作为航班上的中国乘客,作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人,我愿用行动告诉所有人,愿意带给身边的人更多不期而遇的温暖。”杨思进说。

  由于下机后护送患者去医院,杨思进一行延误了登机时间,改签了下午两点从北京到宜宾的航班,然后再从宜宾转车返回泸州。

看完这些

小编真是打心眼里觉得这个医生棒棒哒!

救死扶伤,大爱无疆

为这些一直在付出的中医医生们点赞!

  整理自中国新闻网、四川中医药微信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