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京等6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用颠覆性技术构建创新中药AI大模型,守住中国人生命健康红线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工作情况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数字中医药是新征程上加快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AI等信息技术赋能中医药科技创新,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中医药的深度融合,推进5G、大数据、物联网、AI等数字技术服务数字中医药场景应用,组织召开2024年数字中医药推进现场会,正在研究制定《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依托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将中医药原创理论与人工智能、柔性智造等新兴技术融合,搭建首套无人化中药组分分析及智能筛选平台,实现中药产品的组方配伍数智化,形成基于组分配伍理论的大健康产品研发新范式。
国家数据局从数据方面着力推进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一是推进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2023年12月,国家数据局联合十六部门印发《“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积极推进建设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提出“完善数据资源体系推动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等开展行业共性数据资源库建设,打造高质量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数据集。在中医药领域,提升中医药发展水平,加强中医药预防、治疗、康复等健康服务全流程的多源数据融合,支撑开展中医药疗效、药物相互作用、适应症、安全性等系统分析,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二是推进数据标注产业发展。2024年4月,全国数据工作会议提出了“探索建设数据标注基地”,充分发挥地方配套支撑作用在数据标注产业的生态构建、能力提升和场景应用等方面先行先试,集聚龙头企业,打造区域人工智能产业生态。2024年5月,国家数据局发布了7个承担数据标注基地建设任务的城市名单,加快数据标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助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和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前沿基础理论、共性关键技术、软硬件支撑体系、重点领域应用示范等开展系统部署,持续推动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发展。一是在人工智能大模型建设方面,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前沿基础理论、共性关键技术、软硬件支撑体系、重点领域应用示范等开展系统部署,持续推动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发展。紧跟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技术范式变革趋势,汇聚国内优势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组建团队开展技术研究,研发更高智能的超大规模人工智能基础模型关键技术。二是在中医药产业发展方面,加强产业政策顶层设计。先后牵头制定《“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政策文件,均明确提出探索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研发领域的应用,明确开发中药新药、提高中药产品质量、加快中成药“走出去”步伐等重点任务,强化部门协调联动,推动形成促进中药行业传承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我局将加强调查研究,在“十五五”中医药科技创新规划中部署AI技术、人工智能、关键技术装备等数字化助力中医药科技创新有关内容,通过发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专项主责部门作用,谋划布局实施一批项目,推动中医药知识数据和实验数据收集、优化中药功能评价算法工具、促进中药新产品开发。
国家数据局将联合行业部门持续推进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和开发利用,推动人工智能行业快速发展,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从技术创新、行业赋能、生态培育、标准应用、人才就业、数据安全等六个方面推进数据标注基地建设,为全国数据产业发展创造经验推动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鼓励以产研协同创新模式持续加强大模型关键技术研发,推进颠覆性技术和产业结合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重要文件,统筹推动中药发展的配套政策和资源落地。推动中药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赋能中药研发、临床研究和工艺优化,加强创新药全链条支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24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