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美卿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挥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疫情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利用中医中药在扶正祛邪方面的优势,制定预防方案的建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局高度重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独特优势,将中医药治疗和干预纳入“四早”内容,大范围有组织实施早期干预。在武汉等重点地区,为集中隔离点的疑似病例、发热病人、密切接触者和有需求的居家人员免费发放中药汤剂和中成药,促进治疗关口前移。同步推动向养老院、福利院等特殊场所和特殊人群发放中药,广泛实施中医药治疗和干预,取得良好效果。今年3月,我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强对新冠肺炎中医药预防工作指导的通知》,指导各地根据当地疫情实际,对本地区内的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岗位等进行科学研判和评估,采取相应措施开展中医药预防工作。各地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人群体质特征,积极为重点人群提供中医药预防服务,培补正气、提高抵抗力。今年8月,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关于加强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对高风险区域、重点人群、重点岗位,可在中医医师指导下采取中医药干预措施。下一步,我局将继续落实“预防为主”工作方针,积极发挥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控中的作用,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指导各地针对重点人群在中医医师指导下科学有序开展中医药预防工作,促进关口前移,预防疾病、减少感染。
二、关于立足中西医优势互补,发掘中医药防治疫病方法技术,加强基于经典名方的中药新药研发建议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临床科研一体化,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筹协调及科研攻关组的指导下,中医药科研攻关项目获得大力支持,科技部设立了7个中医药应急项目,支持经费3100万元。我局1月27日以临床“急用、实用、效用”为导向启动应急项目,开展中药有效方药筛选工作,已在14个省份设立54个项目,支持开展清肺排毒汤临床观察、制剂质量标准、武汉方舱医院中医药临床观察、社区防控和有关地区中医诊疗方案研究等工作。各地也及时组织开展科研攻关,已设立200个省级中医药科研项目。科研攻关与临床救治紧密结合,不断总结经验,筛选出以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血必净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简称“三药三方”)为代表的中药有效方药,均被纳入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临床使用中得到广泛推广。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科研工作。一是拟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染病临床研究中心,提升具有开展符合国际规范的突发性传染病大型临床研究的能力,带动中医药应对传染病的临床科研能力提升,成为国家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发突发传染病临床救治和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二是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争取在全国建设5-6家中西医结合传染病临床研究基地。三是协调发展改革委争取在中医药行业内建设3-4 家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P3 实验室)。四是协调科技部争取在“十四五”中医药科技专项规划中设立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发突发传染病科研专项,开展中西医治疗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机理研究、中医药有效方药研究、中医药“防疫抗疫”古籍挖掘和疫病理论的创新等研究。
三、关于探索适合中医的发展模式,完善有利于发挥中医药作用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建议
近年来,我局陆续通过医院管理年活动、医院评审、持续改进活动、大型医院巡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工作,引导中医医院强化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办院模式和服务功能,提高医院建设和管理水平。相继开展了中医重点专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和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等建设,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突出中医医院内涵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制定出台一系列中医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持续开展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的制定及应用推广工作,指导中医医院加强科室建设,规范中医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有效机制,更好发挥中医药在流感等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的作用。” 我局积极推动中医药纳入公共卫生管理体系。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我局共同印发实施《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明确将中西医并重作为一条基本原则,要求着眼我国国情实际,探索建立中西医结合的应急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改善中医药疫情防控救治基础条件。
下一步,我局将从以下几方面完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一是发挥中医药整体医学和健康医学优势,建成以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为龙头,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供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二是联合卫生健康部门加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传染病医院中医药科室建设,建立完善中西医会诊制度,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多学科综合诊疗体系,做到有机制、有团队、有举措、有成效。三是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司法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做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修订工作,建立健全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应急响应的制度保障。四是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健全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在组织管理、专家组成、技术方案等方面纳入中医药相关人员和内容,确保中医药第一时间参与工作、发挥作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20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