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邮箱 微信
 
 
   
 
   
 
 
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司 > 工作动态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第2450号(医疗体育类356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20-10-12 13:48:49
国中医药提字〔2020〕23号

胡刚等2名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国公共卫生和传染病防治体系建设中作用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公共卫生治理体系顶层设计问题

  2003年取得抗击“非典”疫情胜利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我局等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完善公共卫生治理体系作为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规划,健全工作联动机制,加大政策协同力度,推动公共卫生治理体系顶层设计不断强化。一是基本形成由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传染病等专业1000余项卫生健康标准构成的公共卫生法制体系。二是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推动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高位推动,聚焦健康主要影响因素、突出问题和重点人群等,启动15个专项行动。三是基本形成由国家省市县四级疾控中心、各类专病防治机构、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同构成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四是公共卫生应急“一案三制”(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逐步完善,国家和省级均设立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指挥决策中心,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医疗救治、物资保障、科技支撑等能力持续提升。建立健全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应急响应的制度保障,在组织管理、专家组成、技术方案等方面纳入中医药相关人员和内容,确保中医药第一时间参与工作、发挥作用,实现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五是基本建成由传染病专科医院、感染性疾病诊治和重症医学能力强的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成的传染病救治网络,重大疫情医疗救治水平持续提升。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实践证明,我国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经受住了考验,为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关于凸显中西医并重、平战结合的建设原则问题

  坚持中西医并重、平战结合是构建中国特色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的重要理念和原则。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遵循中西医并重的思路,统筹考虑平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双重需要,推动中医和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我局抽调精锐力量,组建国家中医医疗队,逆行驰援一线,边临床救治、边观察总结,不断完善优化,形成覆盖预防、治疗和康复全过程的中医药方案,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至八版,并开展全国培训,指导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推广应用,规范诊疗,提高疗效。指导各地建立中西医共同参与、全程协作的中西医结合救治工作机制,推动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全国中医药使用率达到90%以上。今年5月,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制定《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进一步明确坚持中西医并重,坚持平战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按标准规范设置中医药科室,提升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能力,推动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完善。同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2020年安排中央投资456.6亿元支持县级医院救治能力提升、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等项目建设,按照“平战结合”要求,在县级医院(含中医医院)建设可转换病区,扩增重症监护病区,改造现有病区和影像检查用房,同时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加强医疗防控物资储备,不断提高医疗机构“平战转换”能力。为提高中医药应急和救治能力特别是疫病防治能力,我局按照平战结合、协调联动、快速反应的总体要求,布局建设覆盖所有省份的50个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和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组建50支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和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

  三、推进国家级中医药科研平台建设力度问题

  我局会同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积极推进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的科技工作,一是高度重视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研究工作。自2008年以来,依托“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开展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三病”(艾滋病、肺结核和乙肝)的临床研究;针对登革热、寨卡病毒病、基孔肯亚热等新发突发传染病,支持开展中医药临床诊疗方案及应用推广,为形成重大传染病的专家共识或指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为提高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的临床服务能力提供科技支撑。“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支持设立了“新发突发传染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救治研究平台”、“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疗效评价及共性技术研究”、“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临床科研基地与技术平台建设”和“突发急性传染病中医药早期临床救治体系及预案研究”等课题,为中医药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科研工作打下了初步基础。二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临床科研一体化,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筹协调及科研攻关组的指导下,全力推进中医药应急科技攻关工作。根据防控急需,重点围绕诊疗方案优化和有效方药筛选等方面,快速启动了“中医药防治2019-nCoV研究”和“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临床研究”等7个项目。我局1月27日以临床“急用、实用、效用”为导向启动应急项目,开展中药有效方药筛选工作,已在14个省份设立54个项目,支持开展清肺排毒汤临床观察、制剂质量标准、武汉方舱医院中医药临床观察、社区防控和有关地区中医诊疗方案研究等工作。各地也及时组织开展科研攻关,已设立200个省级中医药科研项目。科研攻关与临床救治紧密结合,不断总结经验,筛选出以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血必净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简称“三药三方”)为代表的中药有效方药,均被纳入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临床使用中得到广泛推广。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传承创新结合、中西医结合、平战结合、研防结合、产学研用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中医药防治新突发传染病科研攻关体系建设,提升中医药重大疫病防控救治的科技支撑能力。一是加大科技投入。结合“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国家重大项目的实施,加强从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的全链条科技部署,加大并引导地方、企业加强相关领域科技投入,着力提升中医药疫病防控的科技储备和应对能力,加快解决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大科技瓶颈问题。二是增强技术储备。加强中医药防治疫病科技体系建设和科技攻关,聚焦中医疫病理论创新、中医预测预警关键技术、临床诊疗方案筛选及优化、人工智能中医诊疗设备研发、证候及四诊数据采集共享平台构建、有效方药筛选、活性成分快速发现和新药研发等领域,总结凝练中医药防控疫病的优势特色,加强中医经方研究。三是完善应急体系。加强相关领域平台基地建设,形成“平战结合”的全国协同攻关网络体系。建立“预-诊-治-防”一体化关键技术体系,推进中医药疫病防治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我局拟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染病临床研究中心,提升具有开展符合国际规范的突发性传染病大型临床研究的能力,带动中医药应对传染病的临床科研能力提升,成为国家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发突发传染病临床救治和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四是加强协同联动。加强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协同推进中医药应急科技攻关体系与能力建设,争取在全国建设5-6家中西医结合传染病临床研究基地,争取在中医药行业内建设3-4 家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P3 实验室)。

  四、关于中医疫病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问题

  我局高度重视做好疫病防治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一是加强疫病防治人才培训。委托中华中医药学会面向全国征集一批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专题培训视频课件,并择优遴选25个开展免费培训,累计培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10万余人次。二是组织中国中医科学院依托岐黄工程-国家中医药人才培训中心建设项目,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求,突出中医疫病防治特色,系统设计培训内容和课程,以呼吸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护理等疫病防治相关学科的全国知名专家以及国家中医医疗队专家为主要师资,录制精品视频课件,为开展全员培训做好前期准备。三是及时掌握各地中医药主管部门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培训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形式,总结培训经验,为后续开展培训提供参考。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重要指示精神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特别是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建设。一是通过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采取师承教育、集中培训、学习进修等多种方式培养一批中医疫病防治特色人才。二是遴选涵盖中医疫病、急诊急救、中医骨伤、重症医学等学科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以及护理人员,建立国家中医药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疫病防治骨干人才库,加强中医疫病防治和应急人才储备。三是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录制的疫病防治精品视频课程,面向中医医院、传染病医院开展全员培训。灵活采取线下授课、现场培训或线上培训等方式,对中医医院、传染病医院相关科室的骨干人才开展分类培训。四是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中医学类专业温病学等经典理论课程比重,设置中医疫病相关课程,增加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教学内容,并支持建设一批中医疫病相关重点学科,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团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20年10月9日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