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邮箱 微信
 
 
   
 
   
 
 
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司 > 工作动态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第1951号(医疗体育类226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20-09-24 11:35:08
国中医药提字〔2020〕7号

张妹芝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我国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的提案指出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彰显了中医药的治疗优势,指出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振兴发展中医药的措施建议,充分体现了您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关注和殷切期盼。对您提出的建议,我们会同中央编办、教育部、药监局等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

  关于释放中医药发展活力的建议。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发展中医药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中医药振兴发展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相继颁布实施,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的发布实施,将中医药发展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对中医药工作作出全方位、战略性、系统性的设计和谋划,明确要求围绕中医临床疗效,循证评价筛选中医优势病种、适宜技术和中药品种,形成并推广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安全、疗效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加快构建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改革完善中医药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完善中医药科研组织、验收和评价体系等。下一步,我局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合中医药发展的评价体系、标准体系。

  关于研究设立中医部的建议,中央编办认为考虑到该建议内容属于重大体制机制调整,根据《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规定,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重大体制机制和职责调整由党中央启动,应当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组织研究论证。中医药管理体制的不断调整优化,对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进行认真研究并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关于师承和自学的教育模式应与院校教育并重的建议。中央《意见》明确提出建立高年资中医医师带徒制度、制定中医师承教育管理办法、师承教育继承人可申请中医专业学位等要求,我局近年来出台关于深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的指导意见,推进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遴选973名指导老师和1946名继承人。建设了1482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902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支持50个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开展第二轮建设。中医药法实施以来,各地陆续开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工作,一批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以资格考核方式取得合法行医资格。我局将把中医(专长)医师纳入中医药继续教育、师承教育范围,按照相关规定,为其提供必要的教育培训条件。

  关于中医药科研应走出实验室的建议,近年来我局一直积极组织开展中医药临床研究工作,200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我局共同启动实施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遴选了23家临床研究基地。通过加大投入、改善条件、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创建了一批在中医药理论研究、重大疾病防治和健康维护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科研创新平台。为进一步提升中医药临床科研基本条件,加强疑难重大疾病和临床诊疗有明显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重点病种研究,我局参照第一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的成熟经验和模式,于2018年正式启动第二批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遴选工作,确定17家单位为第二批基地建设单位。2019年初通过组织论证,明确了第二批基地长期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同时进一步加强了第一批基地病种研究的延续性,健全长效管理机制。2019年我局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了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筛选50个中医治疗优势病种、100项适宜技术和100个疗效独特的中药品种和形成推广50个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的任务要求,设立了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项目,围绕肿瘤、心血管病、脑病等9大类疾病开展基本循证能力建设与专病专科循证能力建设工作。下一步,我局将加强中医药科技规划部署,深化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的培育工作,推进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项目实施,围绕优势病种提升中医药循证研究水平。

  关于全面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在基层推广中医药非药物疗法等建议的建议。中央《意见》要求加强中医药典籍研究利用,加快推进活态传承,完善学术传承制度,加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传承。要求深化基础理论、诊疗规律、作用机理研究和诠释。要求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强化中医思维培养,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开展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更好地促进传承发展。同时,通过健全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机制,循证筛选中医药适宜技术等措施,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 我局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更加切实有力的措施,推动相关问题逐步解决,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20年9月22日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