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邮箱 微信
 
 
   
 
   
 
 
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司 > 工作动态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第4421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0-09-28 16:19:08
国中医药建字〔2020〕23号

仇冰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健全工作体系,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发展中医药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中医药振兴发展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相继颁布实施,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发布实施,国务院召开了全国中医药大会,将中医药发展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对中医药工作作出全方位、战略性、系统性的设计和谋划。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以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为动力,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强化服务体系内涵和能力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传承创新体系布局,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展对外交流合作,走“特色发展、内涵发展、转型发展、融合发展”之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独特作用。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充分肯定了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特色优势、价值作用和积极贡献。中医药在与疫病进行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防治疫病的独特理论和实践,在SARS、甲型H1N1流感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取得良好效果。下一步,我局将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继续在传染病防控和卫生应急工作中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完善中西医结合防控救治工作机制,将中医药内容纳入传染病防控预案,将中医医疗机构纳入疫情救治体系,加强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急诊科等科室建设,提升新发突发传染病涉及的主要疾病的诊疗能力。推进三级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和符合生物安全二级以上标准的临床检验实验室建设,提高检测能力和重症救治水平。推进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伍和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建设,开展传染病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提高中医医院应急和救援能力,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的作用。

  关于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建议。目前国务院已经成立了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意见》明确要求完善中医药工作跨部门协调机制,强化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统筹职能,协调做好中药发展规划、标准制定、质量管理等工作,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的作用,做好《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关于健全地方层面中医药管理体系的建议。《意见》明确要求,要依据中医药法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省市县都要明确承担中医药管理职能的机构,合理配置人员力量。不少地方贯彻落实《意见》和全国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山东、山西、吉林等地加强了省委省政府中医药工作领导机构的建设,在中医药工作厅际联席会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领导机构建设,成立或调整充实领导小组。山东、广东、贵州等地进一步健全中医药管理机构,充实中医药人员力量。下一步,我们将督促各地贯彻落实《意见》和全国大会精神,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健全地方层面中医药管理体系。

  关于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十八大以来,中医药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中医药全面融入深化医改大局,深度参与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以较少的资源提供了较多的服务,放大了医改惠民效果。截至2019年底,中医类医疗机构65809个、诊疗11.6亿人次。98.3%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7.1%的乡镇卫生院、85.9%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71.3%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明显提高。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意见》要求,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中医药服务机构建设,建成以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为龙头,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供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到2022年,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力争实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

  关于加强教育改革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在中医药教育综合改革方面,我局会同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实施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开展中医药教育改革项目82个。省部局共建19所中医药院校,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推动11个中医药重点学科纳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体系。在深化中医药师承教育方面,我局出台关于深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的指导意见,推进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遴选973名指导老师和1946名继承人。建设了1482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902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支持50个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开展第二轮建设。下一步,我局将会同教育部等相关部委进一步深化中医药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中医药师承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关于改革完善医保支付政策的建议。医保局历来重视支持和鼓励中医药服务的提供和使用,在医保目录管理中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原则,2019年印发的国家药品目录共收载药品2709个,其中西药部分1370个,中成药部分1339个,中药饮片纳入892个品种。诊疗项目管理方面,国家层面采取排除法进行管理,在此基础上各地明确本地区诊疗项目的基本医保支付范围,目前绝大部分统筹地区已将治疗性按摩、针灸、正骨等中医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在定点医疗机构方面,医保定点中医医院3781家,占中医医院总数的95%。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方面,积极探索符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支付方式,目前国家确定的130个按病种付费推荐品种中,包括了8个中医特色病种。在国家推荐病种的基础上,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扩大了中医特色病种按病种付费的范围。医保局已委托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基于医保支付的中医优势病种遴选研究,预计遴选50-100种可行性较高的中医优势病种并合理确定病种付费标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20年9月25日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