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工作动态  
邮箱 微信
 
 
  (工作动态)  
首页   政策文件工作动态关于我们
 
 
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事教育司 > 工作动态
王国强:抓住机遇干事创业扎实推进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
时间:2007-10-16 00:00:00

抓住机遇干事创业扎实推进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
——在“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汇报会”上的讲话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王国强

(2007年5月18日)

同志们:

    今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四川成都召开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工作汇报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会议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为培养农村中医药人才付出辛勤劳动、取得丰硕成果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农村中医药工作面临的形势
    农村中医药工作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农村中医药工作一定要服从和服务于全局,这就必须要了解全局、参与全局,对我国中医药工作和农村卫生工作形势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只有把农村中医药工作主动纳入全局工作当中,才能掌握主动权,才能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全局。
首先,从中医药工作发展的全局来看。当前,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和关键的时期。改革与发展同步,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因此,我们必须看到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必须看到历史的机遇和挑战,必须看到社会的关注和期盼,必须看到百姓的信赖和需求,必须看到中央的重视和要求,必须看到政府的职能和责任,必须看到国外的热心和认同。

    一方面,中医药事业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特别是去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会上讲话时进一步强调“要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制订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中医医院建设,丰富和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探索治疗疾病的新技术新方法,推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充分发挥祖国传统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同志先后两次参加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特别是在今年,吴仪副总理强调要切实推进继承创新,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医药事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也都将中医药发展作为重要内容,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前不久,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6个部门又联合发布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了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规划了今后一个时期中医药创新发展的蓝图。中央这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重大战略规划,为中医药事业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极大地增强了中医药发展的后劲。同时,中医药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社会基础,有着广泛的群众需求基础。广大老百姓信中医,看中医,使用中医药。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在世界各国(地区)得到广泛传播,中医药服务已经遍及五大洲,中医药产品出口到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近几年来,世界卫生组织更加关注和支持传统医药的发展,各国(地区)政府也更加重视发挥传统医药在卫生保健体系中的作用,不少国家与我国签订协议,加强在传统医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进程明显加快。中医药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只要抓住机遇,干事创业,不仅可以有所作为,而且可以大有作为。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定阶段,由于对中医药认识的偏差以及体制、机制、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中医药事业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还有许多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主要体现在:城乡和地区之间中医药发展不平衡,中医药资源总体不足,农村和城市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还不完善、基础薄弱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善;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发挥不够,继承不够和创新不足的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中医药原来有优势的一些治疗领域正受到快速发展的现代医学冲击,社会部分人群对中医药接受程度有所减弱;中医中药发展呈现分离的趋势,中医中药同源的传统优势面临丧失的危险;中医药法制建设和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滞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亟待加强;部分公众人物不负责任地发表否定中医药的言论,部分媒体盲目地跟风炒作,在群众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思想混乱,带来了恶劣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认真研究和解决,将严重制约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再一方面,从农村卫生工作发展的全局来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0%。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城乡经济社会资源分布不平衡,农村卫生工作不仅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也是整个卫生服务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健康和农村卫生事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强化政府责任,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群众之间医疗卫生服务差距,加快完善有利于人民群众及时就医、安全用药、合理负担的医疗卫生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农村卫生工作,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指明了方向。近几年来,国家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受到了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今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实施力度,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约有6亿人参加,国家财政将为此补助合作医疗基金200多亿元。农村卫生工作的发展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广泛实施,为农村中医药工作提供了机遇和前景。

    二、充分认识和把握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核心因素。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第一,做好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的“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城乡居民在消费水平、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较大,容易引发和加剧各种社会矛盾。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贫富之间的差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中央提出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快农村发展步伐,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享有平等发展权利,努力形成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新局面,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做好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发挥农村中医药人员在保障农民健康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农民心目当中的形象。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做好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是振兴中医药事业的重要举措,是更好地贯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中医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总人数达52万人,提供的服务量约为农村医疗服务总量的三分之一,已经成为农村医疗保健服务的重要力量,为保护农民群众的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人才队伍总量不足,学历和职称普遍偏低、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较低,是农村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制约了农村中医药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与农民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不相适应。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中医药要有所作为,再创佳绩,就必须牢牢抓住“人才”这个关键,大力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努力建设一支思想过硬、技术精湛的高素质中医药队伍,为农村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因此,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是我们当前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也是今后一个时期要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

    第三,做好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是贯彻落实吴仪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的作用,有利于更好地保障群众健康、减轻医疗负担,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持续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广大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当前,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比较突出,已经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吴仪副总理明确指出,在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中医药大有可为。一方面,中医药确实具有“简便验廉”的特色和优势,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中医药人才,中医药的这些特色和优势在许多地方特别是农村地区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因此,必须加大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农村中医药服务的能力和可及性,更好地为农民提供合理、有效、质优、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三、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的进展、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为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卫生工作中的作用,切实提高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农村中医药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卫生部、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中央有关部委的支持下,经过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十五”期间,将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扩大到310个;开展了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示范地区(试点)建设,共确定了18个项目单位;启动了农村医疗机构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建设和“万名城市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等等。特别是开展了包括县级中医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县级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乡村医生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五个项目在内的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受到了农村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欢迎。

    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项目是通过对2万名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的培训,稳定农村中医药人才队伍,带动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室建设;乡村医生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项目是对5万名在岗无学历的乡村医生进行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使他们系统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技能,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获得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报名资格。这两个项目作为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国家共投入1.45亿元,实施两年多来,进展较为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是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前两期培训任务。其中,“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项目”超额培训1659人(超16.6%),乡村医生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项目超额培训14786人(超59.7%)。
二是为农村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业务骨干,稳定了农村中医药队伍,提高了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深受当地群众的信任和称道,对缓解当前农村缺医少药和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发挥了作用。

    三是农村卫生人员经过培训,其理论水平、临床疗效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员学到了一些农村顽疾的治疗方法,应用临床后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得到了患者的肯定,既坚定了对中医药的信心,也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中医药的积极性,为项目的滚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地区也创造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第一,领导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中医药事业,省委、省政府专门制订中医药发展的战略规划,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各级政府的每年目标考核,大力支持并发展中医药,省长亲临“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项目”开班典礼并讲话,省中医管理局从制订政策、制度、标准、教学质量等方面,层层抓管理、抓落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黑龙江连续3年将这两个项目列入省委省政府十项利民工程计划并作为政府年终考核指标之一。河北等地把该项目列为政府卫生工作的年终考核指标。16个省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共争取到地方配套资金1600多万元。

    第二,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山东、云南等地把乡村医生完成继续教育学分情况与个人执业注册、职称晋升、年终考评挂钩,与所在单位的年终考核挂钩,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政策支持。

    第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河北等地在实施项目之前,专门进行调研,了解乡镇卫生院中医人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大部分省份在遵循项目总体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了项目的实施效果。浙江将培训时间延长为两年;四川、黑龙江等地扩大了培训的规模。部分地区在对乡村医生进行中专教育的基础上,还开展了大专教育,提高了乡村医生的学历层次。

    第四,充分发挥专家的指导监督作用。吉林、河北等省成立了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项目专家顾问组,名老中医亲自参加培训大纲的修改和制订,甚至亲自登台授课。很多省份还依靠专家对项目的教学质量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估,提高了项目的质量和水平。
在认真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个别地区对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能按时启动项目,没有完成培训计划;一些省尚未建立系统的培训制度,影响了培训工作的开展;有些省经费投入不足,没有落实匹配经费,特别是一些乡镇卫生院财力短缺,不能保证外出学习人员的工资福利,影响了单位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工学矛盾比较突出,自学时间难以保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另外培训内容与方法也还有待改进。我们将认真研究这些问题以及大家在这次会议提出的意见、建议,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四、对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几点要求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希望大家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中医药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将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工作抓好,抓出成效。
第一,抓住机遇,加强领导。要紧紧抓住中医药和农村卫生工作发展的机遇,以积极融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着力点,切实加强领导,把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工作纳入本地区农村卫生工作的总体规划,作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任务抓紧抓好。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逐项落实有关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各项政策,建立健全保障体系和评估制度,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第二,调查研究,完善规划。要摸清本地区农村中医药队伍的现状和需求,根据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不断完善本地区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与实施方案。要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工作。积极把农村中医药工作纳入农村卫生工作体系中,要根据本地区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工作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现有各类中医药教育资源,建立广覆盖、多层次的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和在职教育培训网络。县级及以上中医医疗机构要承担农村在职、在岗中医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任务。要根据农村中医药队伍的人才结构需求情况,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培训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培训内容和形式,着重培养农村急需的中医药技术骨干和基层适宜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

    第三,主动协调,建立机制。要主动与教育、人事等部门进行协调,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村中医药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中医药大、中专毕业生到县级以下农村卫生机构就业,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的中医药人员,要在工资待遇和职称晋升上给予政策倾斜。要落实有关优惠政策,鼓励高、中等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服务。要落实城市中医医疗机构的医生在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到农村累计服务一年的制度,并组织城市中医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农村中医医疗机构,开展以人员培训、技术指导为重点的支援工作。要积极培育农村中医药服务市场和人才市场,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鼓励城市中医药人员采取兼职、定期服务、技术指导、技术开发、技术培训等方式到农村工作或承担农村中医药人员培训任务。

    第四,多方筹资,加大投入。要牢固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的观念,不断加大对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工作的投入力度。要充分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逐步建立起政府、社会、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费用的多元投入机制,以用于农村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十一五”期间,我局将计划安排一定的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点项目。希望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将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纳入卫生人才培养经常性经费补助范围,并在各级政府今后每年增加的农村卫生事业经费中安排一定的比例用于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农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有关规定,从业务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中医药人员的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

    同志们,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
统工程。让我们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团结一致,求真务实,扎实做好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各项工作,为提高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广大农民群众健康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