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第十五届北京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暨第十四届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在北京国子监彝伦堂开幕。活动为期一周,在兔年春节除夕前为首都市民带来丰富的中医药传统文化体验。
本届文化节包含两大版块四大主题。1月15~21日的文化周系列活动包括“党史中的医药足迹”展览;“名中医身边工程”健康宣教活动;“中医治未病工程”专家直播;中医药服务健康“三百”图文展等。北京市内多个机关单位、市公立二级以上中医、中西医结合、少数民族医医疗机构等多地点多活动同步进行。同时“党史中的医药足迹”“经世传承的名医方笺”“中医药服务健康‘三百’”以及“文化东城的杏巷芳华”在“永不落幕的地坛文化节”云展平台线上展览展出。1月17~19日的文化节主题日分为中医药文化年货日、民族医药文化日、中医药健康文化十大体验日活动,在春节前夕营造喜庆热闹的传统节日氛围。
开幕式上公布了《北京地区公民健康中医药文化素养指数》2021年调查结果:北京市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为26.3%,居于全国前列。北京市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率93.0%、阅读率91.5%、信任率93.4%。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在会上对新开发的8条中医药康养旅游线路进行推介,8条线路中既有自然风光又有名胜古迹,既有游学线路又有休闲体验,群众可以在赏自然美景、感受历史文化和中医药康养服务中感受中医药魅力。
此外,开幕式还展示了一批北京市近期中医药文化资源挖掘的标志性成果,包括“党史中的中医药足迹(1949~1976年)”、北京中医药服务地图(御医传人篇)、中医药服务首都四大功能建设成果等;公布了北京市中医药文化素养共同成长手拉手学校和中医药文化素养试点基地。第二届东城区膏方节、东城区“杏巷工程”启动并授牌,成为北京市中医药的标志性品牌服务。
本届文化节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主办,北京民族医药文化研究促进会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