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宣传材料  
邮箱 微信
 
 
  (宣传材料)  
首页   中央要闻工作动态 国家政策
 
 
宣传材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规划财务司 > 中医药扶贫 > 宣传材料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医疗对口帮扶,助力扶贫攻坚
时间:2019-08-29 09:25:31

  2016年,在国家卫计委关于加强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的政策指引下,我院主动融入柳州市健康扶贫攻坚战,通过医疗对口帮扶,创新开展健康扶贫工作,为完成三江县“十三五”期间脱贫摘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帮扶工作背景

  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和广西深度贫困县。医疗资源匮乏是当地群众贫困的重要因素,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十分严重。据统计,2016年三江县因病致贫、返贫人口为18354人,占柳州市“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数的22.57%;每千常住人口床位2.8张,低于广西3.07张和柳州5.56张的平均水平。而我院搬迁新址后,也陷入了债务压力增大、管理跟不上、医疗骨干缺失、职工士气低落、医疗救治能力弱化的困境,向上转诊率达0.42%,病人的平均医疗费用增长约为5000元,医疗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群众就医负担居高不下。

  二、对口帮扶措施

  为切实解决好当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16年,我院与柳州市中医医院建立对口帮扶,以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为突破,扎实开展健康扶贫工作。

  (一)创新帮扶激活力

  2016年,柳州市中医医院以“五个不变、三权转换”(保持医联体医院隶属关系、人员身份、资产归属、原有债权债务关系、单位性质不变,将领导班子调整建议权、人事管理权、中层干部任免权转归为由我院托管)的创新思路,与我院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对我院开展整体帮扶。扶贫先扶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此,柳州市中医医院强力打造我院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推荐一名外科主任担任我院院长,并派驻一名肾病科专家担任院长助理,同时分批派驻专家或学科带头人直接担任科室主任,累计派驻专家36人,其中科主任4人、副高以上职称10人、硕士以上学历8人。在派驻专家的培养带动下,我院高级职称医务人员由1人增加至5人,临床医生从54人增加至87人,医疗骨干人才缺失的问题迎刃而解。派驻专家身体力行开展技术“传、帮、带”,我院的重大手术、危重病人的抢救能力和专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大力推广中药“内服外治”理念,中医药特色得到强化,民族医焕发新活力。此外,通过借鉴引入柳州市中医医院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我院得到全方位发展,业务收入增长90%,迅速实现了自我脱贫。

  (二)联合发展聚合力

  柳州市中医医院向我院开放现有的设备、资源,并承担全部成本,极大地减轻我院的运行压力。同时,依托“院区信息一体化”建设,帮助我院突破人才和技术瓶颈,降低建设费用,加快了信息化进程,实现了院区间的信息共享。借助“智联式”信息平台,便捷开展远程查房、会诊、教学、影像诊断、检查结果互认等,“让信息数据多跑,让患者和医疗工作者少跑”,分级诊疗更精准高效。截至目前,已有230名患者通过远程医疗平台得到市级专家会诊,节约往返开支75万元。同时,将柳州市中医医院独有的“银翘感冒袋泡剂”、“双柏散”等18种享誉已久的特色院内制剂引入我院,使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独有优势惠及更多老百姓,我院的中药使用率也从原来的20%上升到70%。

  (三)延伸拓展挖潜力

  柳州市中医医院依托自身优势,指导我院开展侗医学科建设,侗医科由原来的20张床位增加至49张,特色民族专科获得新发展。针对三江当地疾病特点,共同研制了符合当地百姓生活习惯的院内制剂,有效提高了当地中医药疗效,院内制剂销售额从0提升至108.8万余元。此外,我院还以三江特殊的地理优势、独特的民族医药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与柳州市中医医院共同申报中医药民族医药课题和中医民族医药旅游项目,拓展健康产业链,开展以中医药民族医药为核心优势的产业扶贫,赋予了健康扶贫“中医药特色”,逐渐形成了“市级医院帮扶—县级医院得发展—健康扶贫得扩展”的良性互惠多赢发展新模式。

  三、取得的显著成效

  (一)基层诊疗能力显著提升,极大缓解“看病难”

  经过对口帮扶,我院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大幅增强。我院实际开放病床数由2016年的183张增加至目前的241张。2017年医院门诊人次较上一年增长9.68%;住院人次增长40.6%;住院手术量增长76.64%,2018年1-10月手术量达1939例,是2016年同期的3.5倍。职工满意度从20%提升至98%。新开展中医治疗40多项,微创手术量增长144.44%。陆续增设新科室,急诊科成功开通120,脑病科增开了康复室,肾病科增开了血透室,成功开设了ICU病房,急危重症、疑难复杂手术能力进一步提升。县域就诊率达到90%,优质医疗资源惠及贫困人口5万多人次;向上转诊率从0.42%降至0.08%,极大地缓解了贫困县“看病难”的问题。

  (二)健康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有力破解“看病贵”

  目前,广大三江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用二级医院的收费,享受三甲医院的服务。部分病种的治疗费用下降了50%,人均就诊路费减少500元,更多患者愿意留在基层。当地1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我院得到了派驻专家的直接诊治。2017年,我院实行贫困户就医“先诊疗、后付费”,受益人数从2017年的124人上升到2018年的2180人。2018年11月10日起,我院执行贫困户就医“一站式”直接结算,先诊疗后付费,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和贫困特殊慢性病患者出院结算时,只需分别支付个人自付费用不高于住院医疗费用总额的10% 和20%,剩余部分由政府兜底,“看病贵”难题得到有效地遏制。

  (三)健康扶贫产生“溢出效应”,科学化解“扶贫结”

  结对帮扶以来,我院专家团队基层义诊惠及乡村百姓近2000人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近600人。我院还与下辖的独峒乡卫生院建立了紧密型医联体,进一步扩大了健康扶贫工作成效。此外,通过开班培训,为中医馆、民族医馆等中医药服务行业培养人才200余人,增加产业链就业50余个岗位。医院整体服务能力的提升也吸引了周边地区的患者慕名前来就诊。自2016年以来,我院共收治贵州从江、湖南通道等周边区域外贫困县域患者180余人。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我院的健康扶贫工作打破了地域的区隔,成为打开“扶贫结”的“经验之匙”。目前,先后有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区内各地卫生主管单位,新疆、江苏、重庆、贵州及区内各地医院共计32个单位到我院调研和考察学习“三江模式”,形成了广泛的行业影响和辐射带动效应。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