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重庆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辖38个区县,其中有国家级贫困区县14个、市级贫困区县4个,全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8.2万户、169.6万人,其中因病致贫的有4.6万户、14.7万人,占未脱贫贫困人口总数的56.06%。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将其融入全市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同研究、同推进、同考核。市中医管理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和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各项决策,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系列部署,因病施策、精准发力,不折不扣实施了三级中医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区县中医医院等系列健康扶贫政策,全市因病致贫返贫家庭比2014年减少了75.7%。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统筹协调
市中医管理局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成立了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健康扶贫办公室,统筹协调医疗资源,做好与“三下乡”、扶贫开发、军队医院对口支援西部地区县医院、鲁渝卫生与健康扶贫协作、国家特殊区域的政策、资金衔接,集中发挥各项目的作用和优势。2018年共召开党委会11次、主任办公会2次、专题工作(培训)会6次,研究部署工作,压实主体责任。
(二)不留帮扶死角
按照国家关于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文件精神,我市出台了《重庆市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2016-2020年)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将国家要求的全部7个贫困县中医院纳入对口帮扶范围。2018年,我市自加压力、主动作为,出台了《2018-2019年度“三甲医院专家下基层坐诊”活动实施方案》,将帮扶中医院范围扩展到全部贫困区县(包括国家级贫困区县和市级贫困区县)中医院,做到帮扶不留死角、扶贫不遗余力。
(三)精准实施帮扶
我市以加强受援医院能力建设为重点,签订对口帮扶协议,明确可操作、能考核的量化指标。抓住县域内医疗服务能力建设薄弱环节,针对当地的疾病谱,通过医院对医院、科室对科室、团队对团队、派下去、请上来的方式,提升贫困区县中医院外转患者较多的临床专科能力,做到靶向施策、精准帮扶。迄今为止,支援医院累计派出帮扶人员339人次,其中管理人员5人次,医疗人员311人次、护理人员23人次,每家受援医院至少由3名医务人员驻点帮扶。周期内,受援区县新建临床专科22个,新建临床重点专科35个,投入建设资金700万,开展新适宜技术285个,开展医疗新项目330项,10家中医院获评二级甲等医院或通过二甲复评。
(四)加强鲁渝协作
实施鲁渝卫生与健康扶贫协作3年行动,构建山东19所省市级医院与重庆14个贫困区县医院(包括贫困区县中医院)结对帮扶长效机制,落实资金8075万元,项目40个,为18个深度贫困乡镇卫生院配备监护型救护车,为3074户65岁以上贫困老党员配备家用医疗箱,开展“站立行动”“光明行动”,为200多名贫困患者实施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白内障手术。
(五)严格目标管理
要求支援医院通过对口帮扶,每年为受援医院“解决一项医疗急需,突破一个薄弱环节,带出一支技术团队,新增一个服务项目”;帮扶受援医院显著提高常见病、多发病、部分危急重症诊疗能力,提升针灸科、推拿科等中医特色科室诊疗能力;帮扶受援医院培养一批较高水平的临床专业技术人才和医院管理人才;帮扶受援医院加强医院和科室规范管理。市、区县两级中医管理部门按照健康扶贫、《城市三级中医医院对口支援县中医医院考核指标体系》等要求,每年实施工作进度和成效跟踪,区县中医管理部门建立完善对支援、受援双方的考核制度,对标对表对口帮扶责任书,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一些核心指标纳入了市委市政府对区县党委、政府及卫生健康、中医管理系统考核内容,开展第三方评估,定期督查指导。
(六)深入宣传引导
深入挖掘对口帮扶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事迹,通过重庆电视台、重庆有线电视台、重庆晨报、重庆晚报、重庆商报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还利用政务信息、简报、内刊、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及时报道和宣传对口帮扶工作开展情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取得成效
一是贫困区县群众医疗获得感显著增强。三级中医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区县中医医院、三甲医院专家下基层坐诊、鲁渝卫生与健康扶贫协作等对口帮扶行动,有力推动了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向贫困区县下沉,受到当地群众普遍欢迎。
二是贫困区县中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可及性显著提升。目前,全市14个国家级贫困区县中医院均达到二级中医院标准,达标率100%,13个30万人口以上贫困区县中医院均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中医院水平,达标率100%。
三是对口帮扶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并逐步健全。支援医院与受援医院建立了远程医疗服务关系,双方通过远程会诊、远程病理及医学影像诊断、远程继续教育等方式,建立了稳定长效的医疗信息对接渠道。目前,全市已完成7个区县级区域远程影像中心建设,实现全市70%以上区县覆盖远程医疗服务,其中贫困区县全覆盖。一些三级中医医院还探索将对口帮扶工作与医联体建设相融合,为医院打造口碑品牌和下一步更好地发展提供了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