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国家卫计委关于加强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的政策指引下,我院主动融入柳州市健康扶贫攻坚战,积极探索帮扶新模式,以紧密型医联体“三江模式”为基础、以融水县中医医院“三二一”联动式紧密型医联体为衔接,大力推广联体共建新经验,创新开辟联动立体发展新路子,在国家医改“柳州模式”中发挥了龙头作用,在对口帮扶中提供了柳州方案,在提升基层能力中贡献了中医智慧,有效助力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摘帽。
一、帮扶背景
2016年,我院创造性地以“五个不变、三权转换”的创新思路,与三江县中医医院结成了中医紧密型医联体。通过下沉优质资源帮扶共建,三江县中医医院得到全方位发展,迅速实现了自我脱贫:高级职称医务人员由1人增加至5人,临床医生从54人增加至87人;实际开放床位由183张增加至目前的241张;新开展中医治疗40多项;业务收入增长90%,职工满意度从20%提升至98%。陆续增设新科室,急诊科成功开通120,脑病科增开了康复室,肾病科增开了血透室,成功开设了ICU病房,急危重症、疑难复杂手术能力进一步提升。县域就诊率达到90%,优质医疗资源惠及贫困人口5万多人次;向上转诊率从0.42%降至0.08%,极大地缓解了贫困县“看病难”的问题。
随着三江县中医医院的华丽兑变,我院的联体建设工作形成了备受时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王国强局长肯定和推崇的“三江模式”,为对口帮扶贡献了“柳州方案”。
二、经验措施
为切实提升基层能力,让“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无障碍下沉到基层,我院积极运用和推广“三江模式”,从人才技术下沉转变为经验模式下沉,以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为突破,扎实开展健康扶贫工作。
(一)智汇经验,“路径管理”,构建对口帮扶新格局
经过不断总结淬炼,我院将“三江模式”实行“路径管理”,大力复制推广到柳州市柳江区、鹿寨、柳城县以及国家级贫困县——融水、罗城县的中医医院,形成了立足桂中地区、覆盖“柳来河”区域的中医紧密型医联体网络体系。
对各级医联体单位,我院采取推荐青年骨干担任班子成员,分批派驻专家或学科带头人直接担任科室主任等方式,实现管理制度的移植和共享。班子成员原则上派驻2-3年,其他专家原则上6个月以上,确保了专家队伍的稳定性和当地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派驻专家基本工资及绩效工资由所在紧密型医联体医院按标准发放,不足部分由原单位补足。落实“两个30%”奖励措施,即整体管理费扣除成本后的30%奖励给派驻专家所在科室,科室再从所获奖励中拿出30%奖励派驻专家。此外,在职称晋升、年度评优等方面给予派驻人员倾斜,将派驻人员列入人才库或作为后备干部培养,比如原来派驻三江乡中医医院担任院长的易新平,现已晋升为我院副院长,大大调动了派驻专家的工作积极性。目前,我院已累计派驻专家56人,其中科主任8人、副高以上职称16人、硕士以上学历12人。派驻专家团队积极开展“传、帮、带”工作,每年开展培训达50余次,培训1500余人次,人均参与学习培训近5次。医联体单位每年上派人员到我院交流学习300余人次,进修60余人次。
通过下沉资源和技术“输血”,帮扶医联体建“强”人才队伍、建“优”技术实力、建“浓”民族医药氛围、建“紧”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医联体单位的“造血功能”,有力地促进了县域中医医院的长足发展。以融水县中医医院为例,相比医联体建设前,住院人次年均增长40.6%,手术台次年均增长4倍多,职工满意度提升至98%。
同时,通过因院施策,有针对性地进行权力转换和利益分享,实现医联体间实现了从“联体”发展向“连心”巩固。一系列成功的帮扶共建,使我院积累和形成了“三二”医联体建设的经验与优势,形成了“以联体共建为主体,以学科联盟为补充,以‘院区信息一体化’建设为推动,市区与县域协同推进”的对口帮扶医联体建设新格局。
(二)开辟新路,“辨证施治”,创新联动发展新模式
在我院的6个紧密型“三二”医联体单位中,数融水县中医医院在“二一”医共体建设方面的成效最明显、特色最突出。目前,该医院共有建立了紧密型乡镇卫生院医共体4家,松散型医共体3家。
在当前国家已进入脱贫攻坚阶段的新形势下,如何将“三二”医联体和“二一”医共体有效衔接和融合贯通,发挥医联体建设助推对口帮扶的最大效应,成为摆在我院面前的新挑战。
为此,我院在柳州、融水两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对融水县中医医院进行大量走访调研,开展精准“体质辨识”和“把脉问症”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对口帮扶机制:依托我院作为全国市级龙头中医医院的优势,携手融水县中医医院,重点打造覆盖市县乡三级的“三二一”联动式紧密型医联体,促进“三二”医联体建设经验模式在“二一”医共体的下沉,进一步打通医疗服务网络的“毛细血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共建和优化配置,辐射带动基层医疗的发展。
通过管理模式与经验下沉,“三二一”医联体之间实现了一体化、立体式管理,形成了业务骨干下沉和托管卫生院人员上浮的双向轮转的联动机制,极大地发挥了市级、县级中医医院人才、技术、特色优势对基层卫生院的辐射带动作用。2019年1-6月,对口帮扶的融水县拱洞中心卫生院医疗总收入达到301.5万元,同比增长72%;香粉卫生院卫生院实现医疗收入119万元,同比增长320%。两个乡镇卫生院的优质中医药服务直接惠及42000多人。
(三)信息助推,“打通经脉”,打造新型高效联合体
在此基础上,我院大力推进“院区信息一体化”建设,打造新型高效医联体。与柳州电信、心医国际合作,牵头与医联体单位建设“智联式”信息平台,将“院间”变“院内”,打破了数据孤岛及时间、场地、硬件等限制,改变了以往专家异地会诊指导或患者异地就医需要来回跑的现状,专家可随时随地远程移动查阅和快速精准指导。目前,仅鹿寨县中医院在平台就能查阅的患者基本信息10万余条,住院文书、医嘱信息近300万条,检验、检查数据700余万条;通过远程会诊、视频会议为患者提供了功能评估及康复训练指导400多人次,实现了“让信息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和专家少跑腿”。患者人均就诊路费减少500元,各医联体医院部分病种的治疗费用下降了50%,让百姓足不出县就享受到“三甲”医院的服务,更多患者愿意留在基层。2018年,各医疗单位通过急诊科转诊病人到我院共765人,同比增长14.3%;我院向下转诊病人128人,同比增长481%,日益形成了高效的分级诊疗格局。
大力推广“智慧掌上”APP和“智慧医院”APP在各级医联体的上线和对接,让老百姓实现线上“问医生”,延伸服务和关怀。依托“智慧药房”,建设集团式、覆盖市县乡三级药房(中医馆)的智能化中药配送网络,满足医联体临床用药需求。此外,开展全部形式的中药(自煎、代煎)免费快递业务,配送范围由市区扩大到周边县份医联体,不断方便老百姓买药、用药。从2016年至今,我院共调剂享誉已久的外感止咳露、双柏散、银翘感冒袋泡剂等20种、价值121.75万元的品牌院内制剂到医联体单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