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宁夏按照国家健康扶贫目标任务和有关工作部署,认真组织落实,扎实做好三级中医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中医医院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对口帮扶工作基本情况
宁夏有9个贫困县(吴忠市盐池县、同心县、红寺堡区,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中卫市海原县),共有6家贫困县级中医医院。2016年,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扶贫办等5部委《关于印发加强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工作方案的通知》安排,由5家三级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回医中医医院、宁夏自治区中医医院、银川市中医医院、中卫市中医医院)对口帮扶我区6家县级中医医院,达到对口帮扶全覆盖;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4部委印发《关于再次调整部分三级医院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对口关系的通知》,将对口帮扶同心县中医医院的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回医中医医院调整为自治区中医医院。
二、主要工作成效
经过各级支援医院、受援医院的共同努力,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中医医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目前共派驻64名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对口帮扶工作,诊治门诊患者12000余人次;进行疑难病例讨论、会诊240余例;开展各类示教手术120余台次;组织学术讲座48场,培训人员计2900余人次;教学查房515人次;接受贫困县中医医院人员进修50余人次;指导贫困县级中医医院新增中医医疗技术数量19项,建立自治区重点专科12个。
受援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帮扶的6家中医医院均达到二甲中医医院标准。通过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贫困县中医医院管理不断规范、医疗质量稳步提升、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医院的床位使用率、住院人次和诊疗人次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有效推动了贫困县中医医院服务能力的提升。6所受援医院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中医优势病种门诊人次均呈逐年增加趋势。
贫困县中医院医疗水平显著提升,为当地群众提供了良好的中医医疗服务。支援医院克服困难,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在受援地积极开展医疗帮扶,使农村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就近得到了诊治,群众在家门口得到高质量、高水平的中医医疗服务,中医适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开展,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为农民群众节省了大量医疗费用。6家县级中医院共开展中医适宜技术260余种,制定重点病种中医诊疗方案110余种,中医优势病种门诊人次占比上升。
三、工作具体举措
三级中医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开展以来,坚持以“传技术、帮管理、带人才、扶学科”为重点,从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工作机制、促进内涵建设、加强督导检查、增强内生能力等方面着力强化对口帮扶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对贫困县医疗卫生机构支持力度。
(一)认真组织,完善政策措施。为进一步加强对口支援医院中医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受援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各个支援和受援中医医院均成立了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领导小组能积极进行对接,制定了切合实际的对口帮扶实施方案,为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基础。2017年以来,结合医师职称“凡晋必下”政策,将对口帮扶工作融入自治区政府民生项目“千名医师下基层”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对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区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每年选派各类技术人员200多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帮扶。
(二)上下联动,建立选派机制。组织三级中医医院赴贫困县医院调研,由受援医院提出需求,支援医院按需选派人员,签订对口帮扶责任书,实现了医疗队员学科、专业、人员“三对口”,保证了任务、时间、效果“三落实”;同时把“派下去”和“送上来”相结合,支援医院每年免费接受基层医务人员进修学习,安排中层管理干部挂职锻炼,有效落实人才培养任务。
(三)突出重点,促进内涵建设。一是派驻由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的医疗队,开展临床诊疗、教学培训、重点学科建设等技术援助活动,指导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的诊疗服务,提高受援医院的技术水平。二是对贫困县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建内容进行重点帮扶,帮助中医医院肛肠科、内分泌科、妇科等重点专科培养技术骨干,指导业务工作。三是通过开展相关临床教学、讲座、培训等形式,积极推广具有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适宜项目,发挥支援医务人员专业特长,提升受援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
(四)部门配合,加强督导检查。结合《全区“千名医师下基层”对口支援活动派驻人员绩效评定细则》等管理规范,每年由卫健委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对口支援工作进行平时抽查督导、年终分层考评。对支援医疗卫生机构主要从对口支援工作管理、派驻人员管理和对口支援效果三个方面进行绩效评定;对受援医疗卫生机构主要从对口支援工作管理、派驻人员管理、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对口支援效果等四个方面进行绩效评定;对派驻人员主要从在岗情况、遵守劳动纪律情况、工作履职情三个方面进行绩效评定,划分等次,将评定结果职称评定、评先选优等相挂钩。
(五)创造条件,增强内生能力。一是在项目资金安排上,对贫困县县级医院予以倾斜。2018年安排贫困县中医医院中医服务提升能力项目资金880万元,2019年安排专项资金800万元,用于6家贫困县中医医院特色优势专科建设、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及对口帮扶。二是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深化京宁合作,北京市6所中医医院“一对一”帮扶我区中医医院,安排360余万元进行人才培养和重点专科建设,成为对口帮扶的重要补充。三是围绕县级中医医院中医服务能力提升的目标,实施了新一轮二级医院等级评审(复审)工作,有效促进了受援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四是开展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安排贫困县中医医院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6个,加强传承建设、人才培养、制度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中医医院工作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督促支援、受援医院协同配合,对标“四个一”帮扶目标精准帮扶,提高帮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