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宝鸡市陈仓区西部山区,远近闻名的能人王招社,从卖药材起家,一步一步发展壮大。到2010年,王招社建起了宝鸡市博仁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把周边的农户、贫困户、残疾人召集起来,无偿为他们提供柴胡种子。到了收获时节,他还高出市场价2到4元收购村民的药材,种植黑柴胡已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王招社:
【我们企业在扶贫方面主要有土地流转、入企务工、订单收购三个模式。第一,土地流转方面,我们流转山区土地600余亩,每亩200元。第二,入企务工方面,我们现有贫困户6人,每个月2400元左右,一年就是3万元。第三,订单收购方面,我们直接带动拓石全镇826户,种植中药7万余亩,以高于市场价2至4块钱收购。保证所种药材全部收购,贫困户每年增收8000余元。】

正是与贫困户签订包销协议,做到了帮、传、带、销一体化,彻底激发了群众生产热情。至2018年末,陈仓区柴胡种植面积已由合作社成立当初的2000余亩发展到7万余亩。种植区域覆董宝鸡西山地区8镇90多个村,直接扶持货困户1210户。一年仅免费发放的柴胡种子价值达60万元。

家住在拓石镇孟家塬村3组的村民,王改莲家里有6口人。家里的3个孩子,老大正在六校上学,一年花费3万多块钱,小的正上5年级。家里的老母亲前些年又因为心脏问题做手术,一下就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得知了这个情况后,博仁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将王改莲吸纳进企业,从事中药材加工,并免费发放了柴胡种子。王改莲给记者算了笔账,自己在企业上班一年可以赚到3万元,家里种了7亩柴胡,一年下来能有3万元,再加上老公在西安打工。一年的家庭收入差不多有9万元左右。自己的日子因为柴胡,也见到了起色。王改莲:
【来到厂里已经2年了,一月的工资是2000多块钱。干活是啥活都能干。因为妈妈有点生病,回到家里帮妈妈再做点家务活。离家也近能照顾上家里的老妈。】

目前,通过推进中药材产业基地建设,引领贫困户改变落后的生产模式,将贫困户的生产经营风险降到最低,真正实现了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致富的美好愿景。宝鸡市博仁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也先后被评为“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先进单位”、省级产业脱贫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