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中医药报5版 作者:魏建军 艾庆龙
“我的目标是将唐尕昂建成高寒区‘中药材特色之乡’。”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唐尕昂乡让吾道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加布老说道,没想到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上种植的中药材,意外成了当地牧民多渠道增收的“主力军”。
甘南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甘肃省主要的药材产区之一,境内蕴藏天然野生中藏药材850余种,中藏药材蕴藏量为5243万公斤,大多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经过多年驯化,现已有部分中藏药材进入人工栽培种植阶段。
中藏药成为甘南州脱贫的重头戏。近年来,甘南依托中藏药产业,推进全州脱贫攻坚、调整经济结构。脱贫摘帽,中藏药功不可没。早在2017年,甘南州就出台了《“十三五”中藏药产业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坚持“医药并重、以医带药、以药促医”的发展理念,优先发展中藏药材种植,加快中藏药材种植基地建设。
4月中旬,在夏河县唐尕昂乡中药材种植基地,药材种植户们正在地里松土,准备栽植让他们曾经“不屑一顾”的大黄。加布老告诉笔者,在这深山沟里,人们习惯于牧羊放牛,听说要在这里种植药材,有牧民认为是在“瞎折腾”。
加布老曾经走南闯北搞运输,看过很多地方的特色产业,他想把好的产业引进来,但很多“水土不服”。2018年,在请教了很多农业科技专家后,加布老最终决定试种中药材。起初,仅有33名村民拿自家的地来做试验。
没想到的是,他们试种的大黄、黄芪等药材居然成功了,而且当年就见到了效益。“除去2000元左右的成本,每亩地可以赚3000多元。”加布老展示了一笔账,以前当地种植青稞,一亩地才收入300多元,仅能解决口粮问题。
2019年,以加布老为法人的隆哇沟绿色原野中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发放红利方式,就带动了全乡7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其中,扶贫车间带动10户每月获得工资约1800元。
据当地扶贫干部介绍,该公司还通过劳务输转及土地流转带动约60户230余人增收。其中,土地流转约60户800亩,每亩400元;2019年劳务输转给约190人次发放工资36万元。
“上次召开是否扩种药材的会议,参会的老百姓都举手同意。”加布老说,乡亲们种药材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了,而且他们也不再只单纯放牧,已经变为“半农半牧”了。2020年,他们计划在全乡扩大面积种植800亩药材。
随着民众养生意识提升,来自高寒区“原生态”“纯天然”的中藏药走俏国内及东南亚、日韩等市场。(魏建军 艾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