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县属国定贫困县,辖5镇2乡、169个行政村,总人口14.85万。其中贫困村118个,贫困人口总规模为20015户51486人。目前还有贫困村21个、贫困人口5425户12516人,贫困发生率为10.94%。
2018年,方山县紧盯脱贫摘帽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下足绣花功夫,确保年底前退出贫困村14个、减贫11800人以上,贫困村退出达到96%,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63%;97个已退出村和51个非贫困村得到巩固提升,交上一份亮眼的脱贫攻坚成绩单。
下决心 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
“脱贫路上,决不落下一户一人!”这是方山县委、县政府的庄严承诺,更是神圣使命。
一直以来,方山县委、县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来抓,67次综合会议、专题会议、现场会议,统筹部署,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围绕乡村振兴计划和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确立了“六个全面”工作思路;按照“清单式、台账式管理,项目化、工程化方式”推进的脱贫路径;落实了“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明确责任领导、牵头单位和负责人,明确推进措施、完成时限”的“三明确”工作要求,突出“完成脱贫摘帽任务、解决深度民生问题、改善薄弱基础设施”的“三项重点”工作,以党的建设高质量促进精准脱贫高质量,坚决保证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出实招 持续发力直击靶心
方山县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温暖民生的答卷里,蕴含着一次次精准的发力。
在政策宣讲上,169个宣传小分队进村入户宣传各级各部门的扶贫政策。在兑现惠民政策上,全县普惠、优惠、特惠政策达到35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教育扶贫政策实现全覆盖;贫困患者就医报销比例超过90%;贫困人口低保达到3744元,实现贫困线、低保线两线合一;完成全民技能提升培训3914人,实现就业1380人。
拓宽惠农特色产业,促进稳定脱贫。采取“3X+522”产业发展模式,县级层面大力发展光伏、肉牛、中药材三大主导产业,各乡镇根据地域、气候分布,大力发展酿酒高粱、饲草种植、小杂粮、食用菌等X项特色农林牧产业,确保每户贫困户至少有两项特色产业覆盖,实现全县贫困人口人均1千瓦光伏、1亩中药材,户均1头牛。
在光伏扶贫上,采取“统一规划建设、统一运营维护、统一结算分配、提升综合利用效率”模式,建成总装机容量75.74兆瓦光伏电站,截止目前累计发电7882万度,结算税后纯收益3761万元分配至169个行政村,实现全县169个行政村光伏收益分配全覆盖。
在易地扶贫搬迁上,采取“一主一辅、一户一档、一区一图、一村一策、一进一出、一上一下”的“611”措施,沿209国道4大镇布局7个移民安置点。圪洞和峪口一期两个安置点入住2711人;2018年开工的5个安置点已经全部交付钥匙,确保12月底前5128名搬迁人口入住。30个整自然村年底前确保全部拆除,并完成土地增减挂钩指标交易327亩。
在生态扶贫上,采取“合作社+贫困户”方式,由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组织贫困劳力投工投劳。今年完成了6.5万亩造林绿化和经济林机制增效工程,保证了1800名贫困劳动力人均获得工资性收入4000元以上;聘用341名贫困人口作为生态护林员,人均年工资达到9000元。
针对贫困县摘帽和贫困村退出指标,采取PPP模式与国开行争取政策性扶贫贷款2.1亿元,自筹5300余万元,按照“县监管、乡统筹、村实施”思路,组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投工投劳,在全县169个行政村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0+1”工程和贫困村提升工程。与此同时,全面推进五大治理,实现了乡镇面貌大为改观,村居院落干净整洁,户容户貌焕然一新。
此外,深化干部驻村帮扶,扛牢压实责任。严格实行帮扶单位全员帮扶,把包联责任压实到单位一把手头上,拓展到全体成员身上,形成了“白天沉下身子干,晚上研究怎么办”的浓厚氛围。6名干部组成的督查组和24名干部组成的核查组全天候跟踪督查、入户核查,发现问题立即督办整改。21名纪检干部组成的问效组持续跟进执纪问责。出台企业产业扶贫和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激发调动22户企业和53个社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助力脱贫攻坚。
看担当 奋战一线真帮实扶
在脱贫攻坚战线上,有无数冲锋在前的先进帮扶单位和先进人物,以“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的决心和能力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交口称赞。
北京理工大学是方山县脱贫攻坚中结缘的一门“远亲”,从2015年11月定点帮扶以来,特别是学校定点帮扶的桥沟村,在坚持基层党建与集体经济两手抓,探索新型村集体生产经营模式和收益分配方式中,总结创造了“桥沟模式”,在全省推广。截止目前,北理工投入帮扶资金312万元,引进帮扶资金1561万元,培训基层干部510人次,培训技术人员2000人次,购买农产品72.75万元,帮助销售农产品2260余万元。
良泉酒业是市委宣传部为扶贫点马坊镇开府村引进的项目,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共安排贫困户就业岗位31人,占员工总人数的33.7%,人均月工资达2500元左右;与此同时,利用自身优势,发展订单农业,今年高粱种植覆盖全县7个乡镇,种植面积达1万亩以上,以保底价每公斤2.4元的价格收购,带动当地近3000户贫困户直接增收。
闫保全是山西省科协驻麻地会乡郝家庄村的第一书记,2015年他担任第一书记以来,先后和省科协争取投资引进脱毒马铃薯新品种推广种植实验田,为农户带来3000至5000元的收入;引进西门达尔种牛160头发给养殖户,如今已繁殖到近400头,达到了户均一头,可为养殖户每年增收7000多元。
此外,在方山县脱贫攻坚第一线还活跃着中央和省市县共4942名驻村帮扶责任人结对帮扶,他们上接“天线”寻资金、找项目,下接地气拢队伍、聚民心,唱响奉献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