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各地扶贫  
邮箱 微信
 
 
  (各地扶贫)  
首页   中央要闻工作动态 国家政策
 
 
各地扶贫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规划财务司 > 中医药扶贫 > 各地扶贫
高效高质农业助力脱贫
时间:2018-04-09 16:27:15

  据新华社贵阳电(记者刘智强)春耕时节,地处乌蒙山深处的艾家坪村一片忙碌景象。以前种玉米,如今种药材,45岁的村民罗兴文与周围的许多贫困户一样,不仅可以在家门口务工赚钱,还能参与公司分红,在脱贫中尝到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甜头。

  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二塘镇艾家坪村有729户3275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长期种植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产出少、收入低,是省级二类贫困村。

  近两年,在政府支持下,艾家坪村引进一家种植中药材的企业。二塘镇镇长赵德超说:“我们用县扶贫办拨给的近50万元扶贫资金为村里192户贫困户入股企业,贫困户可直接分享入股红利,此外,该企业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也给群众带来收益。”

  如今,村里建起了1200亩草乌种植基地、800亩党参种植基地。同时,还种植了少量重楼、白芨、黄精、金铁锁、旱半夏等中药材。赵德超说,艾家坪村以中药材种植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正在逐步形成。

  “过去种玉米每年一亩地也就赚几百元,现在种中药材每亩地年利润可达万元。”赵德超说,“如今,村里已有138户680多人受益产业结构调整,顺利实现脱贫。”

  艾家坪村只是威宁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为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威宁县改变传统种植观念,逐渐调减低效低产种植品种。通过种植高效高产农产品,产业带动脱贫的效果逐步显现。据统计,2017年,威宁县减少贫困人口3.94万人、4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66个贫困村出列。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