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各地扶贫  
邮箱 微信
 
 
  (各地扶贫)  
首页   中央要闻工作动态 国家政策
 
 
各地扶贫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规划财务司 > 中医药扶贫 > 各地扶贫
贵州福泉岔河村:打出“组合拳” 精准“拔穷根”
时间:2018-03-31 16:25:53

  说到老山寨,以前贵州省福泉市的老百姓无不摇头叹息,在这片仅有14 平方公里,海拔1012米,人口32户177人的山旯旮可以用三个“最”来形容:最贫穷、最偏远、最闭塞。如今,旧貌换新颜,曾经座座荒草丛生的山峦,已是1500亩充满生机的金福梨园,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小公园、健身园搬进了小山寨。

  这个老山寨,就是正在轰轰烈烈开展脱贫创新的金山街道办事处的岔河村。

  小康路上,一个人也不能少

  从福泉市区驱车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老山寨。老山寨是金山街道办事处“一核一带四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区“高山云雾怡静原生态养生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导产业以梨为主,同时种植葛根、何首乌、栀子花等多种中药材。这里人口虽少,但金山街道办事处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小康路上一个人也不能少”的重要指示,把老山寨作为脱贫攻坚的堡垒,按照福泉市委“ 规模化提升农业”的战略行动,“以项目建设强基础、以发展产业助脱贫、以党建引领强带动”,切实整合资源、凝心聚力,在老山寨大力发展梨、中药材、花卉苗木等产业种植,培育农业园区,优化人居环境,补齐农业农村短板,为群众发展致富、精准脱贫攻坚做出卓有成效的探索,为推动农旅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发展双谷福梨脫贫致富,是金山街道办事处的成功经验。于是,以老山寨为核心区的5000亩梨果基地建设,成了金山办事处产业扶贫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提高群众参与扶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办事处将党组织建设、村民自治下沉到村民组。在老山寨成立村务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落实了人员,明确了工作职责,同时制定了村规民约,引领农村新风尚。

  对于群众担心梨子不好种、卖不出等问题,办事处帮助老山寨建起了合作社,由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产品销售。办事处还利用“特惠贷”,帮助村民解决资金难题,筹资建设了通向果园的水泥路。经过艰苦努力,群众自动参与、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得到有效激发,寨子10多个外出打工人员全部回乡,家家都参加了梨果基地建设,多的种了300多亩,少的也有10多亩,老山寨这种“梨果主导产业、统分经营、抱团发展”模式,点亮了人们心中的发展希望。

  村民们下一步还打算利用当地独特资源开办“农家乐”等,开发旅游、养生、避暑产业,拓宽小康致富路。

  入股分红,人人都有钱赚

  依据“大医药·大健康”扶贫战略,老山寨利用废弃矿山进行土地整治,发展湿地中药材种植园建设,项目投资220万元,种植中药材葛根800亩、黄栀子500亩。

  在老山寨中药材葛根种植园的核心区,村民李国兴牵头创建的葛根种植基地里,刚刚挖出的葛根,个个都有五六斤重,大的有10多斤。李国兴原在外地打工,得知当地种植葛根销路好、利润高,就想回乡种植葛根,这一想法得到

  办事处的大力支持,还鼓励他做大做强,将原废弃的铁矿场整治出来,建设葛根种植基地。办事处帮助建立葛根种植基地合作社,帮助流转土地,引导岔河片区40户贫困户利用“特惠贷”入股分红。通过发展产业,解决群众就业。葛根种植按照每亩需要14个工日标准,中药材种植累计提供11200个工日,每人每天可赚70元,群众可劳务创收78.4万元。合作社以每亩300元标准流转土地400亩,群众可创收12万元,其中5户贫困户64亩土地通过土地入股进行分红,按流转土地4倍的利润分红,每亩收入1200元,创收7.68万元。扶贫户“特惠贷”入股分红6%,每户可得3000元。葛根种植基地从去年4月创建以来,建设规模已达到800亩,葛根今年亩产已达到1万斤,亩产值可达1.5万元。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