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各地扶贫  
邮箱 微信
 
 
  (各地扶贫)  
首页   中央要闻工作动态 国家政策
 
 
各地扶贫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规划财务司 > 中医药扶贫 > 各地扶贫
甘肃力推中药材“触网”
时间:2018-01-17 16:08:40

  本报讯 (记者康劲 通讯员李丽)1月10日,“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正式上线运营,该省有关部门希望借此加速中药材交易流通,突破传统交易瓶颈。

  甘肃是我国中药材主产区和药材主产地,种植面积达435万亩,年产量超过115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在中医药常用的130多个中药材品种中,当归、党参、黄芪产量占全国80%以上,有18种中药材品种获得国家原产地标志认证。但是,受生产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缺乏生产管理规范等因素的影响,甘肃的中药材多年来却面临着“大产量、小产业”的尴尬。

  此次上线的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是一个集交易、交收、仓储、物流、检测、融资、质量追溯服务于一体,运用全新的“互联网+中药产业+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的服务平台,可以有效解决产业上下游客户信息不对称、商品质量不确定、买卖难、融资难、违约多、交易成本高的问题。甘肃省副省长李斌表示,中药材“触网”不仅可以有效加速中药材流通,突破传统交易瓶颈,更是助力甘肃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争取行业话语权、实现产业扶贫的“良方”。

  据悉,目前这个交易中心线下实体市场年交易量60万吨,交易金额180多亿元,今后通过线上平台的辐射带动,通过线下渠道与线上平台的无缝对接,让上下游能够“零成本、零距离、零时差”共享信息,不仅可以为上下游客户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交易服务,提高中药材流通效率,还将利用中药材仓储物流现货市场交易优势,构建云仓服务体系,建设物联网和产业链服务平台,预计将实现线上年交收量达到100万吨。

  甘肃省商务厅副厅长马相忠表示,“必须破除瓶颈,把中药材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培育大型药企,实施龙头带动。” 据了解,依托这个交易中心服务平台,甘肃将整合中药材产业网络信息资源平台,开发汇总中药材产业链信息渠道,探索建立新型产业模式与政策扶持模式,建立中药材产业信息生态圈,制定相关扶持政策,维护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秩序,在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全面提升政府现代化管理水平。

  上线运营后,甘肃省中药材交易中心还与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签订药材价格指数发布协议,让该指数成为中药材市场的一个“晴雨表”。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