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乡文昌村,民居整齐坐落在万寿菊花田中。新华网发(活动方供图)
新华网重庆9月22日电(李海岚 黄嫣然)48岁的熊礼国从来没想过,家中能从“入不敷出”变为“挣到钱,脱了贫”。日前,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组织国(境)外常驻渝及重庆市主流媒体考察团赴重庆市奉节县平安乡调研采访。在这里,乡村变美,产业兴旺的故事正在上演。
平安乡位于奉节县西北角,离县城90公里,车程1.5小时。偏僻的区位,高耸的群山曾像一道天堑,把当地淳朴的老百姓阻隔在致富道路上。2017年,按照“三高一低三差三重”的标准,平安乡被划分为全市18个市级深度贫困乡镇之一。
熊礼国是平安乡茨竹村的建卡贫困户,他身患残疾,无法劳动。家中只有妻子杜发翠一人务农赚钱,入不敷出。当他觉得“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生活突然有了转机。
2016年,平安乡扶贫攻坚的驻村工作队开展了多次入户走访,按照 “一户一研究一规划一发展”的工作标准为熊礼国一家量身制定了蜜蜂养殖、生猪养殖、四季豆种植等计划。在帮扶指导下,今年上半年,他家增收了8000余元,成功脱贫。下半年预计还可以取一次蜂蜜,创收好几千元,熊礼国笑着说。
同时,平安乡还帮助451户建卡贫困户申请扶贫小额贷款1750.5万元,且三年内免担保免抵押免利息。
平安乡射淌村的村民谢兴奎患有残疾,父亲患病需治疗,孩子读书需支付学费,家中靠种粮食烟叶维持生计,但总是捉襟见肘。经过帮扶责任人推荐,谢兴奎申请到了五万元扶贫小额贷款,他购买了50只山羊,在自己土地里建了一个200平方的羊圈,现在,原来的50只发展到现在的100只,养殖收入可观。
这只是平安乡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据了解,2018年平安乡已发展晚熟脆李11694亩、高山蔬菜7045亩、豆腐柴10430亩、中药材8391亩,养殖粮食猪18500头、山羊5400只、中蜂3872群。全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436元,同比增长11.4%,全乡产业年收入达10759.5余万元,亩产值从原来的800元上升到1500元,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全乡贫困发生率已降至1.14%。
扶贫产业由“输血式”生存向“造血式”发展转变,为平安乡引来更多活水。2019年平安乡打造高山蔬菜、脆李、中药材及豆腐柴“四个1万亩”,目标现已基本实现。
农副产业兴旺了,旅游产业也开始发展。在平安乡文昌村秀丽的山谷中,土坯房已变成白墙灰瓦的农家小屋,大片金黄的万寿菊花田连绵不断。驻村工作队队长陈建华介绍,这里栽种的万寿菊除了观赏用,还能用作药材及颜料,扮靓美丽乡村的同时也为农民增收。
在花田内散布着7座民宿小木屋,既圆了城里人的田园梦,也成了乡里人的致富路。屋内住宿设施齐全,每座木屋可容纳4人住宿,每日房费近300元。据了解,平安乡还将打造咏梧川东游击队3A级景区,目前景区已在初步设计中。
现在,平安乡村组全部实现交通通畅,网络讯号全覆盖,供水100%覆盖到户……群众内生动力也更足,成立了红白理事、公路养护、饮水管护等自治组织41个。变化每天都在平安乡上演,曾经的贫困村正逐步绽放新韵。

草地上的民宿小木屋窗明几净。新华网发(黄嫣然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