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扶贫心声  
邮箱 微信
 
 
  (扶贫心声 )  
首页   中央要闻工作动态 国家政策
 
 
扶贫心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规划财务司 > 中医药扶贫 > 扶贫心声
一份特殊的礼物
时间:2020-05-06 14:44:18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8版 作者:杨芝莉

杨芝莉与贫困地区女孩合影。

  “杨妈妈,我给您寄了一份礼物,您注意查收一下”。

  2019年11月的一个下午,我突然接到了贵州师范学院大二学生令狐昌宇的电话。没想到,4天以后,收到的是一份我40多年生涯中最有意义的礼物。

  当打开快递小哥送来的包裹,一本精美的画册展现在我的眼前。画册以我的照片做封面,页面上写着:“美丽的杨妈妈,愿您永远青春常驻,愿您永远开心。”

  一页页翻开,里面全是我曾在微信朋友圈中发过的在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马鬃乡工作期间的部分工作照以及和孩子们的合影,还有被编辑成照片的昌宇和我的微信聊天记录。每一张照片显然都是经过了精心的选择,并用心地配上了文字:“谢谢您,杨妈妈”“您的脚步,踏遍了马鬃的每一个角落”“孩子们的笑脸,是对您最大的回报和肯定”“很幸运我能遇见您”……

  一张张,一页页,让我再次回忆起第一次看到他们艰苦的学习条件时心酸的往事,再次回忆起在马鬃乡脱贫攻坚工作期间一千多个紧张艰苦的日日夜夜。

  画册的最后,放着一封折叠得整整齐齐的信:“亲爱的杨妈妈:您好。首先我要向您道一声感谢,感谢您对我的帮助。也许您给我的这笔钱对您来说,并不是很大的数目,但对我来说,它的价值已经超越了钱的本身……我现在还是一个学生,但我会努力提高自己。今后,我会像您一样去关心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将爱心传递下去……”信还没读完,我已经热泪盈眶。

  我是一个中医人,从参加工作到现在,一直都在遵义市中医院工作。2015年我响应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派驻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的号召,来到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马鬃乡梅子、中岭两个村先后担任驻村工作组长。

  马鬃乡是一个少数民族贫困乡,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全乡10个村全是贫困村。因为乡村贫困,所以家庭贫困的学生自然就很多,因学返贫的家庭也不在少数。在严格履行驻村工作组长职责的同时,我认识到,根本的、长远的扶贫一定是要扶智。身边很多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只要一家人出了一名大学生,这个家大多会从根本上脱贫。于是,在工作之余,我便开始关注那些贫困家庭学生的情况。通过自己资助以及动员身边朋友亲戚等社会力量资助,尽可能地帮助更多孩子坚持学业并念完大学。如今,经过我和亲朋好友对20多名孩子的资助,其中有8名都考上大学并正在就读。今年,有1名大学生还获得了省级优秀学生奖励。给我寄画册和书信的令狐昌宇正是这8名在读大学生之一。

  四年半的驻村工作在形式上于我来说是结束了,我也于2019年9月底返回遵义市中医院工作。却没有想到会在这样一个微感寒凉的初冬下午,收到一份如此温暖的礼物。孩子的感激之情是真诚的,我无法回绝,只是觉得自己为他们做得太少,受之有愧。令我倍感欣慰的是,我看见我们播种的爱心已经在他们的心里生根、发芽。这也更激励我一定要在以后的生活中,尽可能地继续关注我们身边的困难学生,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帮助他们安心上学,毕业后不但让他们为自己的家和家乡远离贫困而努力,更重要的是将这一份爱心传递下去,不但生活上脱贫,也让我们的下一代精神上更加富有。(杨芝莉 贵州省遵义市中医院)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