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定点扶贫  
邮箱 微信
 
 
  (定点扶贫)  
首页   中央要闻工作动态 国家政策
 
 
定点扶贫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规划财务司 > 中医药扶贫 > 定点扶贫
让优质中医护理在五寨生根发芽
时间:2019-07-03 08:12:17

  2018年5月14日,早晨8点半,一辆车停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内。中国中医科学院直属4家医疗单位派往山西省五寨县中医院的第一批驻点帮扶医疗队将要出发,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付海英就是其中一员,她主要负责护理管理工作。

  等待她的是为期3年的驻点扶贫工作,付海英满怀期待:“我想把好经验带给贫困地区的群众。”

付海英(左二)对五寨县中医院护士进行临床考核指导。

克服困难 立下苦干决心

  “我还没有在这么偏远的基层医院工作过。”在北京工作了30年的付海英说。

  当眼科医院下发定点扶贫工作任务的通知时,付海英也曾犹豫,因为家中还有年迈的老母亲和即将考研的儿子。但在家人的支持下,付海英主动请缨,“扶贫是国家大事,下乡扶贫的护理人员很少,我想为贫困地区的百姓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

  五寨县条件艰苦,有的地方甚至连自来水都没有,有时洗手、上厕所也不方便,“我们克服困难,自带水瓶洗手。”为了少去或不去厕所,付海英和同事们尽量少喝水甚至不喝水,不管天气好坏,他们都坚持看完最后一个病人。

  干劲十足的付海英一头扎进工作,仅用两个星期的时间就摸清了五寨县中医院护理部的工作情况。她意识到,等待自己的将是一场攻坚克难的持久战。

  “护理部的规章制度建设几乎为零。”付海英感慨,“病床没有编号,输液瓶没有标签,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分类不清……”这一切让付海英立下要苦干的决心。

  没有高质量的护理队伍就不能给患者提供良好的健康服务。付海英说:“基层情况比我想象的要艰难,必须抓紧建设。”建立规范的护管制度成为付海英工作表中的第一项计划。

落实制度 建立正规护理队伍

  付海英的手机里一直保存着她和五寨县中医院护士们的集体合影。照片中,付海英和26名年轻护士身穿整齐的护士服,笑靥如花。很难想象,照片拍摄的一年前,护理队伍还没有统一护士鞋、护士帽。

  当时了解情况的付海英立即与五寨县中医院的领导积极沟通、交流,提出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建制度、立规范,抓基础、重培训,抓质量、重检查。”

  在五寨县中医院领导的支持下,付海英立刻制定了中医院护理质量控制标准、中医院护理工作手册、护士长工作手册、护理应急预案手册、各科护理常规等。那段时间,付海英成了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定要按照制度来”。

  制度的建立是第一步,制度的推行又是另一场革命。一位护士在新制度推行一个月后,依旧按照旧办法操作,结果弄伤了自己的眼睛。

  付海英立刻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她说:“我知道刚开始落实制度会有难度,但通过反复培训大家就会习惯。”

  付海英和医院行政领导组成督导组,建立行政查房制度,每周紧盯一个科室,对科室存在的护理问题严格把关并及时纠正。同时开展理论、技术操作考试,及时发现护理人员实操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开展培训。“对重点问题、常规错误,要反复讲,咱们一遍一遍来,直到大家都能按照规范制度的要求做。”付海英说。

  半年后,五寨县中医院的护士队伍换了新颜,她们操作熟练规范、工作有章可循,年轻的护士洋溢着热情,带给患者暖心的呵护,付海英感到欣慰,“努力有了回报,我们建立的这支正规护理队伍是保障患者健康的坚强后盾。”

授之以渔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除了医院日常工作,下乡义诊也是付海英工作中的重头戏。

  五寨县东秀庄乡大型义诊活动现场,气温只有零下5度,已经持续工作5个小时的付海英检查完张大爷的眼睛后,告诉他赶紧去市里眼科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您得的是白内障,要及早治疗。”付海英写下了诊疗建议。

  由于当地医疗条件落后、治疗仪器少,再加上风沙大、寒湿重、日光强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眼部疾病非常常见,“当地百姓医学知识匮乏,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得病,往往耽误治疗时机。”付海英说。

  付海英有着多年眼科护理经验,她在义诊活动中通过看诊、问诊帮助100多名基层百姓及时发现眼部疾患。已经在市里做了青光眼手术的王大爷在义诊时诉说自己眼胀、头痛,以为是高血压,付海英注意到他,了解情况后用手测得知王大爷眼压过高,“手术完也可能出现反复,您赶紧再去医院看看。”听了付海英建议,王大爷立即去医院,病情得到了控制。王大爷对付海英满怀感激,“要不是她我可能要失明了。”

  义诊现场,常能看到付海英耐心开展健康宣教的身影,她将五寨常见病的病因、预防方法告诉百姓,“要少吃盐,多吃蔬菜。”并向百姓普及中医医疗、护理知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付海英和同事组织五寨县(乡、镇、村)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训拔罐、耳穴压豆、灸疗、穴位贴敷等适宜技术,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当地百姓每次见到付海英都会问:“太感谢了,你们是不是过段时间就走了?”每次面对这个问题,付海英都会笑着回答:“我们不走,你们可以随时来。”

  付海英表示,一批批的帮扶医疗队将带着先进的中医药服务技术和管理制度在五寨县扎根,为当地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李娜)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