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产业扶贫  
邮箱 微信
 
 
  (产业扶贫 )  
首页   中央要闻工作动态 国家政策
 
 
产业扶贫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规划财务司 > 中医药扶贫 > 产业扶贫
辽宁省探索中药材种植扶贫提质增效模式
时间:2019-08-08 17:41:55

  近日,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对抚顺市新宾县、本溪市桓仁县、丹东市宽甸县和朝阳市朝阳县的中药材产业扶贫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认为,4个县既是中药材种植区,又是相对贫困地区,当地政府十分重视中药材产业扶贫工作,将发展中药材产业、发展县域经济、精准扶贫三项工作有机结合,使中药材产业成为中药材种植区扶贫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

  4个县中药材种植扶贫展现出蓬勃新图景,调研发现了中药材产业扶贫的一些特点、优势:

  需具备中药材扶贫的产业基础。中药材资源应相对丰富。东部的新宾县、桓仁县、宽甸县均处于长白山余脉,拥有药用植物均在700种以上,大面积种植的品种有20多种。西部的朝阳县位于燕山余脉,拥有药用植物160多种。种植业规模应较大。其中,宽甸县、桓仁县、新宾县平地种植面积分别为7万亩、2.8万亩、10.7万亩,林下种植面积分别为18万亩、64.2万亩、16.6万亩。人参、细辛、五味子、玉竹等品种种植面积较大。朝阳县益母草、苦参、苍术等平地种植面积4100多亩,苦丁香、山杏、山枣等野生药材面积3万多亩。与中药材相关业态融合发展势头较好,与中药材相关的中医药健康旅游、药食同源药膳、农家乐等新服务业态正在形成。

  中药材产业扶贫工作正有序开展。一是县政府主导,卫生健康、扶贫、农业、工信、林业、农发行、保险等多部门协作,企业积极参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共同开展中药材产业扶贫的工作机制正在建立。二是相关政策资源正在向中药材产业扶贫工作聚集。其中新宾县扶贫政策资金用于中药材产业1058万元、政策性保险因灾赔付216万元、种植2亩以上中药材每亩一次性补助800元(2亩以下每亩一次性补助600元)等。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有效推动了中药材产业扶贫工作。三是企业参与积极性较高。其中参仙源药业拥有近10亿株林下参苗,好护士药业流转土地5000多亩、光泰药业流转土地2000多亩,参与中药材产业扶贫。四是中药材产业扶贫模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贫困户自家种植中药材、中药企业或中药材种植大户及合作社流转贫困户土地、贫困户土地入股分红、贫困户打工再就业、统筹资金分红、中医药健康旅游新业态扶贫等多种路径和形式。

  中药材产业扶贫的优势作用已经显现。一是参与度高。在桓仁县2018年全部脱贫的15个贫困村、1499名贫困人口中,中药材产业参与率分别达到100%、70%。新宾县上夹河镇等5个乡的中药材合作社带动贫困户1316户、2424人。宽甸县29个村、2466名贫困人口参与了中药材种植。二是贡献率高。其中,桓仁县五里甸子镇桦树甸子村16户贫困户全部参与五味子种植,收益率是种植玉米的4~5倍,走上持续脱贫富裕之路。朝阳县台子镇51户贫困户种植益母草,2018年每亩收入2800多元,远高于种植玉米收入。中药材产业收益高、助力脱贫贡献率高的优势作用已经显现。

  下一步,相关部门将把4个县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全国中药材产业扶贫——中药材供应保障平台”,进一步培养、总结4个县的中药材产业扶贫模式和经验,适时在全省中药材种植区推广。(刘维雅)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