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秀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乡村中医药服务数字化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的战略部署,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协同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数字化建设,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深度融入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链条各环节,全力打造“数智中医药”,为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数字化提供有力支撑。
一、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指明发展方向
2022年3月,国家中医药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9部门印发《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加快基层中医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支撑县级中医医院、基层中医馆、村卫生室实现信息共享和远程支持,丰富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服务种类,扩大平台涵盖范围,鼓励三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互联网医共体,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中医药服务提供信息化支持。2024年7月,国家中医药局与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数字化辅助中医服务能力提升、助力中医药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积极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数字化发展。
二、紧密结合基层医疗机构发展情况,明确实施路径
2020年7月,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试行)》,鼓励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各种形式的医联体。2023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9部门印发《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县域医共体,发挥县级中医医院龙头作用。要求统一县域医共体内信息系统,加强数据互通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在县域医共体内的应用。将远程医疗延伸到乡村,推行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
三、统筹推进健康信息联通,完善平台建设
一是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初步建成,各省(区、市)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不断完善,实现了各级平台联通覆盖。建立健全全员人口信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基础资源等数据库,强化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等应用系统数据集成和业务协同。二是国家中医药局实施了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集成研发了平台软件,包含辨证论治、中医药知识库等功能模块,为基层中医馆医务人员提供辅助诊断、知识查询等服务,目前已接入1.78万家中医馆。三是国家医保局依托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着力推进信息化技术在医保公共服务、就医购药服务过程中的应用,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等基层服务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提供基础支撑。
四、多方面促进基层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加强财政扶持
财政部持续加大转移支付投入力度,支持各地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2020-2024 年,中央财政累计下达各地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转移支付资金162.54亿元,年均增长21.5%。其中,统筹安排资金支持建设42000个基层中医馆,推动实现基层中医馆基本实现全覆盖,强化中医馆信息技术支撑。同时,支持对3万名基层中医馆骨干人才开展包括信息化技术在内的各类培训。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国家中医药局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等文件要求,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进一步加快乡村中医药服务数字化水平,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24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