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连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弘扬中国医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医药作出系列重要部署,引领中医药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全局性变革,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跑出了“加速度”。
一、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
一是顶层设计日臻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健全中医药法规,建立健全中医药发展的政策举措,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适合中医药发展的评价体系、标准体系。近年来,先后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从法律、战略、规划等多个层面保障和推动中医药发展。二是政策举措更加健全。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的推动下,出台了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中药管理和发展、医保支持等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各地党委政府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更加有力,因地制宜,出台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落实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持续优化中医药管理体系,统筹推进地方中医药事业发展。三是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扎实推进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版和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98%以上的社区和乡镇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优质医疗资源不断提质扩容,中医药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便利性得到明显增强。
二、中医药特色发展势头更足
一是长期制约中医药发展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中医药法从法律层面推动解决了制约中医药发展的突出问题。如,可以通过考核获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解决了一些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行医资质的问题;简化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注册审批,促进了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等。二是中医药教育和人才工作成效显著。中医药人才工作首次纳入国家人才规划,中医药人才队伍规模总量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底,医疗机构中医药人员总量达到91.9万人。三是中医药文化教育宣传工作扎实开展。印发《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各地医疗机构、高等院校、出版单位陆续出版了《中医药与健康》《中医药文化》《全国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知识读本》等中医药文化教材或读本。鼓励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中医药文化体验场馆开展内容丰富的中医药文化科普体验活动,推动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
三、基层中医药服务力能力更强
一是加强基层中医人才队伍建设。逐步扩大本科层次中医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规模,2024年,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下达计划2192人。支持地方开展高职层次中医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截至目前共9个省份开展该项目,共培养4000余人。二是健全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深化中医馆建设 加强中医医师配备的通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服务能力提升建设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村卫生室中医阁建设标准》等,推动各地中医馆、中医阁内涵建设,改善中医药服务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县域医共体,统筹县域中医药服务资源,建立中药饮片供应中心、中药制剂中心和共享中药房,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质量和效率。三是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印发《关于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的通知》,将中医药服务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内容,明确加强中医药人员配备、中医药技术提供和中医设备配备,并按照诊疗标准和指南开展中医适宜技术。
下一步,我局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在中医药管理体系、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中医药教育和人才工作、中医药文化传播与推广等方面持续加大推进力度,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24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