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兰宾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传承保护发扬中医药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
我局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传播。持续推进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和管理,现已建立国家级基地119家,覆盖31个省,2022年上线了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网上展馆,2023年组织统一开展“中医药文化服务月”活动,不断提升基地服务能力。支持各地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中医馆、社区居委会、乡村群众活动场所等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支持县级区域依托县级中医院建设中医健康宣教基地,打造群众身边的中医药文化天地。“十四五”以来,支持各地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平台200余个、中医药健康知识角2000余个。组织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走进名医故里”“走进综合改革示范区”主题活动,连续举办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千名医师讲中医”、悦读中医、全国说医解药科普大赛等,为群众带来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文化展示体验活动,推动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不断提升。
二、关于加大对中医药文化资源的保护
我局根据中央宣传部统一部署,对本系统中医药版本开展普查,并上传中华版本信息普查平台,推动中医药版本资源普查和数据共享。指导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梳理本地中医药文化资源并开展内涵挖掘研究,各地陆续开展了龙江医派、马王堆医学文化、齐鲁医学文化、巴渝中医发展脉络、江南文化与海派中医等研究项目。扎实做好非遗项目保护工作,指导局属有关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积极开展国家级非遗项目调查、认定、建档和研究等工作,比如,针灸学会建立针灸全国、省、市层次以及代表作项目的数据库;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专门设立清宫正骨流派工作站、中医正骨技术实验室等传承工作室,建立名医工作室文件资料管理制度等。
三、关于推动中医药文化走进中小学
教育部持续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导多地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出版中医药文化特色教材和读物、开设中医药课程、设置中药种植园、成立青少年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建立中医药文化体验馆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做好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的校园传播。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中医药文化资源和中医药教学资源,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对于中医药的认同感和关注度,使师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熏陶和启迪,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我局不断探索创新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形式,组织开展“听仲景故事 品中医智慧 做冬至美食”“端午艾草香 关注眼健康”“守护脊柱健康 中医药在行动”等校园中医药文化主题日活动,覆盖中小学生近80万。支持学校开设中医药文化课程,支持各地医疗机构、高等院校、出版单位编写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材和读本,陆续出版了《中医药与健康》《中医药文化》《全国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知识读本》等。
四、巩固壮大中医药主流舆论
我局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做好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去年以来,围绕疫情防控、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等10余个主题开展宣传报道,首次将新闻发布会下沉到地方,累计举行13场新闻发布会;突出典型宣传,邀请媒体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梳理报道中医药政策文件、数据亮点等服务百姓健康成效,起到了弘扬先进、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良好作用。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建设,传承保护好中医药文化资源,丰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做好中医药宣传工作,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厚植文化土壤,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中医药力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24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