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富春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药材综合利用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推进中药材综合利用是实现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
我局积极推进中药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一是对中药资源进行摸底,完成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推进普查数据出版和成果梳理,目前已汇总1.7万种药用资源信息,制定了中药资源名录。二是推进中药保障与创新能力提升,重点支持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等单位开展6种濒危中药材人工繁育工作,支持各省开展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持续推广中药材追溯体系应用,进一步强化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三是加强种质资源保存保护,建设四川、海南、北京3个种质资源库,保存种质资源1.2万份,DNA库保存9万余份。支持各地针对道地药材、濒危药材建设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保存圃,对300余个重点品种种质资源进行收集保存。四是围绕中药材保护与利用建立“三七产品深度开发与资源利用”“冬虫夏草繁育与产品研发”“新疆中药民族药资源”“铁皮石斛品种选育及生态栽培”等10个局重点研究室,促进中药材全方位综合研究与开发。五是支持建设了“中药资源循环利用”全国重点研究室,围绕中药材生产及深加工产业化过程产生的固、液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开展了系统研究,根据单味药渣、复合药渣等不同类型废弃物建立有针对性的资源化利用模式,开发生物酶、低聚糖、生物醇等系列产品,实现资源回收利用、产品开发等,并在企业落地实施。
工业与信息化部重视并积极推动中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一是牵头编制《“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推动地方建设现代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以集聚区为依托推动道地中药材产地初加工规范化发展,持续提高中药材的可持续供给和综合利用水平。二是统筹推进中药产业链强链补链,支持中药全产业链质量技术服务平台相关重点项目建设,加强中药材管理与综合利用。开展中药资源非药用部位、中药材标准提取物等综合开发利用,加快发酵加工等生物转化和新提取方式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近年来,中药和中药提取物被大量应用于保健食品、化妆品、天然香料等行业。国家药监局发布多个政策文件,指导中药材规范应用。一是2018年4月发布了《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修订的技术指导原则》,要求省级饮片炮制规范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收载范围仅限于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沿用的临床习用品种。二是2020年9月,发布了《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为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明确了申报要求,即按照中药新药1.3类管理。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药监局等有关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支持力度,挖掘中药材全价值,实现中药材综合利用和中药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24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