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建球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建设济源冬凌草现代中药生产基地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下,在相关部门的共同推动下,中药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大力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了中医药产业和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2023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该方案包含8项重点工程,安排了26个建设项目,其中第5大工程就是要实施中药质量提升及产业促进工程。
我局持续推进中药规范化生产,以道地药材发展为引领,推动构建中药材生产标准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同时,我局高度重视中药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我局联合国家药监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发布新修订《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GAP),引导和鼓励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二是推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中药材(植物药)新品种评价技术规范》《中药材种子检验规程》《中药材种子(种苗)三七》等9项国家标准;推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药协会等共发布中药类团体标准1071项,涵盖技术规范、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中药材种子种苗类、道地药材等内容,从源头把好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药产品的质量。三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中药原料资源动态监测和信息服务体系、全国中药材供应保障平台等,并会同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推进中药材追溯体系建设,扩大覆盖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应用,建立中药材上下游生产应用环节的衔接和联动机制,强化中药材全过程质量控制,促进中药追溯体系的常态化运行。四是会同科技部等有关部门持续加大中药科技投入,实施“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专项等国家重大项目,持续加强中药资源保障、基础研究和新药研发等工作,推动提高中成药产品的临床价值与科学价值,完善中药产业链标准体系,促进中药产业整体提质增效。五是围绕中药质量提升、疗效评价等方面,协调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7家全国重点实验室、5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支持建设4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持续开展相关研究和成果转化。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支持济源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合作,推动冬凌草产品的研发,发挥济源冬凌草特色产业发展优势,推进中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化发展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24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