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实施中医药人才发展优先战略的建议
在选拔具有中医药学科特长和发展潜质的学生方面,教育部积极探索:一是在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将学生中医方面的素养和实践活动记入综合素质档案,提供高校作为招生录取的参考。二是在高职分类考试中,支持中医药类高职院校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方式开展招生,对学生的中医学技能进行单独考核。三是支持上海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等中医院校开展综合评价招生,将考查考生的中医素养作为综合成绩的一部分。
在师承教育方面,一是推动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我局联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教高〔2020〕6号),推进中医药院校早跟师、早临床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明确师承指导教师,增加跟师学习时间。如长春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院校开办以跟师学习、注重经典、“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为特点的“院校-师承”教改实验班,探索完善中医学生“早跟师、早临床”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师承教育的优势和作用,提高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二是实施卓越中医药师资培训计划,以中医药经典理论教师、临床带教教师为重点,培养一批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
二、关于推动中医药文化教育的建议
我局一直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将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是我局与教育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广电总局共同制定了《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国中医药办发〔2021〕3号),丰富了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形式。二是通过举办大型主题宣传、健康文化知识大赛、进校园等活动,积极传播中医治未病理念,普及青少年预防近视、老年群体健康养生等科普知识,让群众了解常用中医养生保健方法,促成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持续加强局官方微信“中国中医”的科普内容建设,工作日早间栏目固定推送科普图文,开设“漫话中医”专栏。“千名医师讲中医”活动累计推出开展线上直播39期,全平台播放量超千万。与“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合作开设中医药栏目,会同中央媒体共同建设“中医”频道,指导各地中医药机构开通微信、微博账号,发挥新媒体传播便捷快速的优势,传播推广中医养生保健理念和技能。三是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进课程教材。目前,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已将中医药文化教育有机融入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以及数学、英语、日语、物理、化学、生物、美术、科学、通用技术等相关课程教材之中。
三、关于强化中医药理论研究的建议
我局持续完善教材建设工作机制,突出中医药思维培养在教材编写中的主导作用,强化教材知识体系编写的顶层设计,提升教材建设质量,推出一批符合中医药教育规律的优秀教材,推进中医药理论和学术传承发展。
下一步,我局将在教育部支持下持续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中医药师资力量,加强中医药专业课程教材建设,提高中医药人才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推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24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