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邮箱 微信
 
 
   
 
   
 
 
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司 > 工作动态
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第03187号(医疗卫生类236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25-01-06 10:52:43
国中医药提字〔2024〕55号

杨宇飞等12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切实加强中医药多学科交叉”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中医药多学科交叉人才队伍建设,按照《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培养了一批中医药多学科交叉人才和学科团队,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有力推动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一是实施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建设专项。“十四五”以来,通过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组建15个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20个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包括“基于AI技术研究针刺治疗脑病获效机制传承创新团队”(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智能设备开发创新团队”(国机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医药疗效证据智能生产与转化创新团队”等,打造一批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培育一批具有多学科交叉创新素质和能力的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二是建设交叉创新类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遴选确定321个学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其中交叉创新类24个,包含中医药信息学、中医药工程学(心病智能医学工程学)等,积极推动学科领域内外的学术交流协作与资源共享,加强与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哲学社会科学等相关领域的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培养和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三是中医药教育与现代科技不断结合。多所中医药院校先后获准设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人工智能”“智能医学工程”等专业,持续推进学科相关课程建设,旨在培养既懂中医药又具备现代科技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推动中医药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以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为抓手,持续加强中医药多学科交叉人才和团队培养,突出中医药特色,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24年9月30日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