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邮箱 微信
 
 
   
 
   
 
 
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司 > 工作动态
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第03889号(医疗卫生类333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25-01-02 14:55:00
国中医药提字〔2024〕28号

方向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中医药力量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产学研联动守护好各族生命健康和特色药业文化

  我局高度重视产学研全链条融合,一是会同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在医学攻关领域布局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纳入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4家平台建设单位,目前各建设单位共计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3.4亿元,以教育赋能产业,实现教学、科研与产业链“三链一体”协同发展;二是2018年,联合国家民委等12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少数民族医药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升少数民族药产业化水平相关工作要求,提出以少数民族医经典名方、医疗机构制剂为重点,开展新药研发,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安全有效、临床价值高的创新少数民族药产品;三是2022年,通过中央转移支付专项资金支持内蒙古、吉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开展少数民族医医院制剂能力建设,进一步改善医疗机构制剂生产条件,优化制剂生产设备,加强制剂人员培训,强化制剂质量管理。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部不断完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工作顶层设计,推进优化布局,建设了25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创新管理运行体制机制,有效集聚国内外优势创新资源,奋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成为保障产业链安全、培育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科技力量。

  二、智能化技术赋能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国特色救治模式发展

  国家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一是运用智能化技术赋能中西医医疗服务流程和模式,2022年11月,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国卫规划发〔2022〕30号,将“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行动作为一项重要的优先行动,规划要求坚持强化各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强化服务功能,不断提高联通质量,积极推动医疗机构逐步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二是积极推动全民健康信息化体系的整体性优化和系统性重塑。2023年12月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国卫办规划发〔2023〕19号),并对其涉及的普及推广电子健康卡、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开展商业健康保险就医费用一站式结算、推动电子健康档案规范查询、完善国家及省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全面建成统一的卫生健康信息传输网、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提档升级、全力提升网络信息和数据安全防护能力等8项关键任务进行持续监测,通过业务通、数据通、网络通,推动全民健康信息化体系的整体性优化和系统性重塑。三是在治未病、急危重症救治中充分发挥中西医协同优势。治未病方面,制定首批包括高血压等在内的20个中医治未病干预指南,明确中西医筛查方法和诊断标准,推荐适宜的方药和非药物干预疗法。急危重症方面,首次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的名义发布了52个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其中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胰腺炎、脑梗死等急危重症救治相关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提高了危急重症患者抢救及救治能力。

  三、加强科技赋能,促进中医药核心技术的研发

  我局积极赋能中医药科技的相关工作,主要集中在项目支持、平台建设等相关工作。一是项目支持方面。国家重点研究计划“中医药现代化”专项支持民族医药研究,设立“少数民族医药的诊疗技术规范与临床评价”等课题。2023年,支持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开展藏药康体瘦身特色产品剂型改造研究。二是平台建设方面。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被纳入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储备库,支持在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设立项目培育库,加强新疆、西藏、云南等地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重点研究室建设,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研究水平。

  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国家卫健委牵头组织实施的“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对藏药、蒙药、苗药等民族药进行了持续支持。新药专项自2008年实施以来,累计立项支持民族医药相关课题10项,包括临床前研究、上市后再评价以及大品种改造等领域,致力于不断提高民族药研发水平;部署民族药组分资源库项目,推进民族药的标准化建设,为新药研发提供丰富资源。在新药专项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团队对我国55种中草药进行了系统的化学研究,建立了成分化合物库,荣获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药科大学团队建立了色谱和波谱技术自动连接的制备分离和结构识别一体化中药和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分离新技术,相关成果荣获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下一步,我局会同有关部门将继续积极促进中医药发展。一是产学研联动方面,将持续支持中医药原创性创新,加强相关人员培训教育,积极推进新药专项接续实施,加强民族药研发布局,推动中医药领域核心技术研发。二是积极协调国家卫生健康委,努力推进“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行动,深入推进信息互通共享攻坚行动。将组织开展52个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的专家解读、宣传推广工作,并遴选新一批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探索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三是我局将继续支持藏医药学发展,积极协调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积极争取加大对西藏自治区的支持力度,支持设立藏医药科研平台及科研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24年9月5日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