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邮箱 微信
 
 
   
 
   
 
 
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司 > 工作动态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第6871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3-12-14 15:47:15
国中医药建字〔2023〕76号

林尧等4名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推动中医药国际化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情况

  (一)强化顶层设计。一是202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完善落实西医学习中医制度”。二是2023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将“中西医协同推进工程”列为重大工程。三是2021年6月,我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对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队伍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二)推动中西医结合研究平台建设。一是2021年12月,我局联合科学技术部印发《推动中医药科技传承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加强对新突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救治和科学研究;2022年8月,印发《“十四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部署“重大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疾病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等任务。二是“十三五”期间,科技部启动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支持“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案的循证评价及疗效机制研究”等三个项目,国拨经费3198万元;并加强国际合作研究,支持“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中医药国际合作开发研究”等两个项目,国拨经费1897万元;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和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共计支持中医药领域国际合作项目40余项,支持专项经费约1亿元;支持福建中医药大学承担了“太极拳对2型糖尿病及脑卒功能康复效果的临床研究”项目,仙芝科技(福建)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闽产高品质道地中药材灵芝、太子参规范化种植及精准扶贫示范研究”项目,国拨经费1639万元。“十四五”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接续支持“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在2022年度专项“揭榜挂帅”榜单中部署了“儿童青少年近视中西医综合防控关键技术及示范研究”任务,国拨经费2000万元。三是教育部将北京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2所建设高校的中西医结合学科列入建设学科名单,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31所学位授予单位设立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点,支持有关单位积极探索中西医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

  (三)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一是实施中医药英才海外培养合作项目,推动中医药人才赴高水平机构进修;二是支持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试点单位壮大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培养中西医结合高层次人才。三是2021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研究印发《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完善对中西医结合研究人才的职称评价标准,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临床病案、手术视频、论文、科普作品、科研成果转化等均可作为业绩成果代表参加评审。建立完善以同行专家评议为基础的业务评价机制,畅通中医经典理论及临床实践与现代医学理论与方法学兼备人才的职称评价渠道。我局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常设“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全国医学杰出人才、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等部级表彰项目;各地方和组织常设省级名中医、优秀医师或医学研究表彰奖项。上述项目涵盖中西医结合领域人才和研究成果,为持续培养中西医结合领域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四是教育部深入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专门设置“中医药基础理论与传承创新”二级任务,引导人才研究中医核心思维指导下的生命物质、能量、信息传递、代谢、转化的规律、疾病发生机制和干预方法,截至目前,已支持有关高校聘任20名中医领域长江学者。五是财政部积极落实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倾斜政策。安排资金重点支持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建设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推进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支持中医药院校中医临床专业建设发展,提高包括中医药在内的医学门类整体生均拨款水平,并通过“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转移支付,引导地方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支持西医学习中医人才培养工作,在“中医药领军计划及双千计划”和“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岐黄工程)”中均单列了西医学习中医人才培养计划,扩大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渠道。

  (四)加强中西医结合对外交流。支持河南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在美国亚利桑那、英国伦敦、澳大利亚墨尔本等地建立18个中医孔子学院,开展多层次的学术、科研、医疗、教育、文化等活动。自2013年以来,共组派8支“亲情中华”中医团赴美国、埃及、澳大利亚、菲律宾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中医药文化交流活动,为中医药国际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局将继续贯彻落实《“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文件精神,推动中医药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中西医结合复合人才培养,多措并举促进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23年10月19日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