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飞等3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发展“智慧中医”新医学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智慧中医”的发展,会同教育部等部门积极推动智能技术在中医药教育领域的应用,助力中医药人才培养。
一、加强学科建设
我局高度重视“智慧中医”相关学科建设工作。一是在高等院校、医疗机构支持建设了中医药信息学、针灸系统工程学、中医药工程学(心病智能医学工程学)等多个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着力建设打造一批跨学科“智慧中医”创新学科,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和学科团队。二是促进学科交叉。支持成都中医药大学等中医药院校建设智能医学学院,推动中医药与大数据、云平台、移动互联、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中医药人才。
二、加强专业建设
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中,支持浙江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建设“医学信息工程”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支持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建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引领中医药院校提升相关专业建设水平,推动中医药智能技术人才培养。
三、推动产教融合
支持北京中医药大学建设“智慧中医诊疗与评价”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打造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三位一体”的中医药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培养造就“智慧中医”领域拔尖创新人才。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有关部门以新医科为统领,研究“智慧中医”新医学相关指导政策,推动“智慧中医”专业学科建设,持续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23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