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邮箱 微信
 
 
   
 
   
 
 
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司 > 工作动态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第3070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2-12-27 15:16:47
国中医药建字〔2022〕16号

李勤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我局高度重视中医药人才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会同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聚焦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体制机制改革提出相关政策措施,推动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一是加强高层次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十三五”以来,我局以实施中医药人才岐黄工程为抓手,大力培养中医药领军人才、优秀人才、骨干人才,建设中医药人才培养平台。截至目前,已遴选培养149名岐黄学者、100名青年岐黄学者、1000名中医临床优秀人才、近4000名中医药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和4500余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支持建设15个国家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20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2000余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含基层)传承工作室及一批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培养了一批中医药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构建起有序衔接、梯次合理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队伍。在岐黄工程引领带动下,各省(区、市)组织实施了省级中医药人才培养工程,形成了国家引领、地方主体的中医药人才培养良好态势,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和有力保障。

  二是着力改善基层中医药人才发展环境。我局积极支持各地完善基层中医药人才薪酬分配和待遇保障机制,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总量调整机制,保障基层医务人员合理待遇。推动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支持各地单独设立基层职称评审委员会或评审组,对基层一线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支持本科及以上学历、经中医全科专业规范化培训合格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考试通过的直接聘任中级职称。

  三是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我局高度重视中医药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联合教育部持续推进中医药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升中医药院校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一是出台相关政策。2020年,联合教育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14条改革措施,推动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加大中西部、省部局共建中医药院校支持力度,引导有条件高校稳步扩大中医药类专业博士招生计划。推进中医药类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面向中医学类专业全面推行院校—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二是推动中医药院校提升办学能力。省局或省部局共建中医药院校21所,推动地方政府加大投入,支持中医药院校改革发展。6所中医药院校继续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2所中医药院校开展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6所中医药院校开展中医学9年制招生,支持建设100多个中医药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增中医养生学、中医康复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4个本科专业,指导中医药院校培养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中医药人才。

  四是加大中医药人才培训力度。为做好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我局不断推动完善中医药继续教育制度,支持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接受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学习中医药及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信息,继承、增新、补充、拓展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传承创新能力。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活动所获学分要求不少于25学分,并将其作为年度和任期考核、职称晋升、聘任和执业再注册的条件之一。为支持中医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我局每年组织实施1200余项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培训近25万人次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

  下一步,我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持续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组织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加强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深化中医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设形成适应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22年7月6日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