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姣代表:
您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的列席代表座谈会上提出的关于建立具有中医药理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临床审评办法,建立中药方面的重大疾病防控制度的意见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2019年10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正式印发,要求彰显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中的优势,改革完善中药注册管理,完善中医药医保政策。我局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做好相关工作。
一、全链条全流程推动中药质量提升
一是自2011年起,我局组织开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支持全国31个省(区、市)2115个县开展中药资源调查,摸清了中药资源本底,初步建成中药资源保存体系。二是从2015年起,我局支持全国54家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及企业开展“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建设,通过开展技术传承、文化传承、人才传承和应用转化等方面工作,推动传统炮制技术传承,对提高中医医疗机构中药临方炮制能力及中医药服务能力起到重要作用。三是2015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我局共同实施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中药标准化项目。支持101种中药饮片和59种中成药开展从种子种苗、中药材、中药饮片到中成药的全过程质量标准体系研究,同时开展中药标准化支撑体系建设,加强从种子种苗、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及流通使用等全链条质量控制,推动中药质量提升。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及国家药监局等相关部门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工作,促进可持续利用,深入推进实施中药标准化项目,完善中药饮片标准体系,继续加强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建设,推进中药炮制研究与中药饮片生产实际相结合,提高中药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二、积极推进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审评审批制度的完善
一是2012年我局设立中医药行业专项“证候类中药新药疗效评价方法研究”等相关科研项目,支持开展中医药疗效评价相关工作,制定并通过国家药监局发布了《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引导研发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疗效评价方法,为开展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基础性指导。二是根据《中医药法》规定的“至今仍广泛使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古代中医典籍记载”的原则,2018年4月,我局发布了《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同年6月,我局配合国家药监局制定了《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并委托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古代经典名方委员会,开展关键信息考证和上市后临床用药指导等方面工作,推进古代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工作。目前,我局正落实《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的制定工作,在目录中将纳入少数民族医药古代经典名方,充分考虑中医各科临床特点以及儿科、流感等优势方剂,推动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稳步发展。三是配合国家药监局推动中药监管科学研究中心(院)建设,重点围绕完善中药监管体制、加强中药全生命周期监管、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进一步促进中药监管科学水平的提升。
下一步,我局将加强与国家药监局等部门沟通协调,适时发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重点以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和源自名老中医经验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中药新药开发等为切入点,构建更加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审评审批制度,加快推进中药新药研发。
三、积极推动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工作
一是国家医保部门对中医药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19年国家医保局制定发布了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收载药品2643个,其中西药部分1322个、中成药部分1321个(含民族药93个),还明确纳入了892个有国家标准的中药饮片。本次调整新增西药47个、中成药101个,目录里西药和中成药占比达到1:1,较2017年版目录中成药占比进一步增大。二是在诊疗项目管理方面,采取排除法制定了基本医疗诊疗项目目录,除了非疾病治疗和辅助性治疗等项目外,其余符合规定的治疗性中医诊疗项目可由医疗保险基金按规定予以支付。目前绝大多数地区已将治疗性的推拿、针灸、正骨等中医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参保人员使用相应服务发生的费用可以按规定报销。
下一步,我局将与国家医疗保障局等部门,研究进一步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积极将适宜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和中药按规定纳入医保范围,并通过对部分慢性病病种等实行按人头付费、完善相关技术规范等方式,鼓励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适宜的中医药服务。
四、推动建设中西医结合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
一是2019年9月,我局积极配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将“实施中西医结合行动,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作为围绕目标要求的八项主要行动之一,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癌症中医药防治网络,提升癌症中医药防治能力,特别要发挥中医“治未病”作用,强化癌症中医药预防及早期干预。二是我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及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实施了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支持61个项目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工作,中央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83亿元。同时印发了《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实施办法》,强化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管理与评价,提高项目实施效率和效果。中西医双方通过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协同攻关,探索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达到提高重大疑难疾病临床疗效的目的。
下一步,我局将密切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相关部门合作,继续推进实施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形成一批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和专家共识,加快构建中西医共同参与、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升中医药的参与度和服务水平。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20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