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工作动态  
邮箱 微信
 
 
  (工作动态)  
首页   政策文件工作动态关于我们
 
 
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司 > 工作动态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3157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2019-09-02 16:19:40
国中医药建字〔2019〕66号

肖伟等5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客观认识中药临床价值,科学界定中药辅助用药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日前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纳入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章节,这标志着世卫组织对来源于中医药传统医学价值的认可,也是对中医药在中国和国际上应用越来越多这一现实的认可。中医正式进入世界卫生体系,这将是中医走向世界的“里程碑”。中医药的医学价值已被中国乃至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认可,我国政府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有关工作进展情况如下: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18年12月印发了《关于做好辅助用药临床合理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筒称《通知》)。按照《通知》要求,此次辅助用药目录的制定遵循“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由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根据既定的工作程序提交辅助用药目录。国家卫生健康委汇总全国各省级提交的目录后,经相关专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选择使用金额最大、上报最集中的20种药品形成目录,目的在于规范临床用药行为提高此类药物在临床的合理使用水平。对于目录中的药品,并非禁止使用,而是要求在严格掌握用药指征的情况下规范使用。对于纳入目录的药品,将要求医疗机构制定用药指南或技术规范,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科研项目方式支持,并结合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推进中药临床价值提升相关工作。一是2012年通过中医药行业专项支持“证候类中药新药疗效评价方法研究”等相关科研项目,制定了《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并通过药监局发布,引导研发症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疗效评价方法,为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的开展和有效性、安全性评价提供基础性指导。二是2015年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实施了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中药标准化”专项,支持全国105家中药企业的59个中成药大品种和101种常用中药饮片开展种子种苗、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全链条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提高中药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水平,促进中药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三是于2018年4月发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配合药监局推进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相关技术要求的制定。研究制定《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重点开展藏蒙维傣等民族医药经典名方研究,同时开展基原、炮制、剂量等相关问题研究,充分考虑中医各科临床特点以及儿科、流感等优势方剂,加快推进《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制定工作,推动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稳步发展。

  下一步,将结合医疗卫生实际,配合有关部委做好相关工作,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以提高临床疗效为重点,推动中西医结合医疗技术高水平发展,减轻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负担,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9年8月30日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