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萍等8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切实加强中药材种植质量管理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国家高度重视中药材生产,《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一系列法规文件,为中药材高质量种植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近年来,围绕中药材质量提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从源头做好中药材质量保障
一是截至2019年5月,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2115个县开展中药资源调查与中药资源相关传统知识调查,获得全国近1.4万种野生药用资源、700多种栽培药材、1900多种市场流通药材、563种《中国药典》收载药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信息,发现2个新属,79个新物种,摸清了中药资源本底。二是初步建成中药资源保存体系,部分珍稀濒危药用资源得到保护,在20个省(区)建设的28个繁育基地,其中16个省已完成基础条件建设任务,实现对120种中药材的种子种苗进行繁育生产;在四川、海南建成2个中药材种质资源库,保存普查中收集的种子种苗1.4万多份;2016年新建设31个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圃。繁育基地的建设有利于规范种子种苗的种植采收标准,实现集约化种植,保障中药材种源质量。三是会同农业农村部制定《中药材种子管理办法》,加强种子种苗源头管理,严格规范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环节,保障中药材质量。
二、实施中药标准化项目,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
2015年我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实施了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中药标准化”专项,支持全国105家中药企业(涉及中药大品种59种、常用中药饮片101种)开展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的质量标准体系研究,推动制定种子种苗、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行业标准,构建中药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推动实现从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化管理,确保中药材质量安全。同时,开展“常用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成药标准实物库和基因库”、“化学成分库和种质基因库”等中药标准化支撑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和提升中药材种质资源质量标准,规范中药材种植,完善中药材标准体系,引导中药材生态种植。
三、推进道地药材生态种植
2018年,我局配合农业农村部编制并发布《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引导中药材有序生产和规范化生态种植,同时,积极推进道地药材目录制定工作,从科学角度出发,深化道地药材品种、基原、产区等相关研究,统筹推进道地药材目录制定、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等工作,推动优质中药材的种植。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推进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探索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发展长效机制的建立;推进中药材种子种苗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力求实现中药材种植等方面的标准化;加快发布道地药材目录,推进优质中药材种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9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