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工作动态  
邮箱 微信
 
 
  (工作动态)  
首页   政策文件工作动态关于我们
 
 
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司 > 工作动态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5344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2019-09-02 16:10:05
国中医药建字〔2019〕58号

司富春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癌症防治中加强中医药防治癌症的研究和应用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50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法规文件,为支持、保障人民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的癌症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公众对癌症的防治应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癌症防治的需求不断扩大。中医药在防治癌症等慢性病方面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指出,要发挥中医中药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建立由国家、区域和基层中医专科专病诊疗中心构成的中医专科专病防治体系。针对中医药具有优势的慢性病病种,总结形成慢性病中医健康干预方案并推广应用。同时,将中医中药知识作为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的项目内容,通过普及中医中药及养生健身法知识,提升群众健康素养。各部委非常重视中医药防治癌症的研究和应用。为此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制定癌症三年行动计划

  为落实《“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和《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对癌症防治工作的有关要求,在全面总结评估《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实施情况的基础上,聚焦当前癌症中医药防治工作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短板,结合新的防控形势、任务和要求,我局配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并将中医药内容作为癌症中医药防治促进行动专项纳入。

  二、开展癌症相关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工作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促进中西医结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进中西医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联合攻关,形成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提高重大疑难疾病、急危重症的临床疗效探索,建立和完善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工作机制与模式,提升中西医结合服务能力”。2018年2月,我局与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共同印发了《关于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工作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医政发〔2018〕3号),确定61个项目为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国绕中医诊疗具有优势的重大疾病、疑难疾病,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建立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协作机制,目标同向、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协作攻关,推动中西医临床协作机制和模式的创新。其中,癌症相关试点项目共有11个,占总项目数的18.03%,2019年共支持3300万元开展癌症相关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工作。

  三、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我局历来重视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培训推广包括中医药防治癌症适宜技术在内的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价格便宜的中医适宜技术。2016年,我局会同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将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纳入其中,明确要求加大适宜技术推广力度,建立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按照省培训到县、县培训到社区(乡镇)的分级培训原则,为中医适宜技术县级基地培训县级师资,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多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培训适宜技术推广人员。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建立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适宜技术省级推广基地,94.2%的县(市)建立县级推广基地。

  四、推动中药产业发展促进中药抗癌药物的研发

  国家药监局鼓励科研机构、人员发挥中医药特色研发抗癌新药。2017年10月1日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提出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研究开发创新药物,提出鼓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传统中成药,鼓励发挥中药传统剂型优势研制中药新药,加强中药质量控制。对于符合中央政策要求的抗癌药物申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在药品审评审批过程中给予积极的支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自2015年起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实施了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中药标准化”专项,支持全国105家中药企业59个中成药大品种和101种常用中药饮片开展种子种苗、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全链条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其中包括康莱特注射液、康艾注射液等抗肿瘤的中成药。进一步规范和提升了中药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水平,为人民提供放心药。

  工业和信息化部一直十分重视通过推动中药产业发展发挥中医药防治癌症的作用。一是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商务部、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原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印发《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工信部联规〔2016〕350号)中,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中医优势病种,提出“挖掘经典名方,开发复方、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中药新药,加快推动疗效确切、临床价值高的中药创新药的研发和产业化”。二是通过相关产业化专项,支持了部分抗癌领域中药大品种先进制造技术标准验证与应用项目,提升了药品质量水平,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

  五、做好健康科普宣传工作

  中国科协高度重视健康科普工作。一是逐步建立健康科普工作协同机制。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合作,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加强“互联网+”医学科普服务,组织“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二是举办各类健康科普活动。在全国科普日、世界癌症日和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以科普讲座、义诊咨询、患者交流、节目访谈、图书资料发放等形式开展健康科普活动,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防治癌症知识,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是提升健康科普服务能力。依托“科普中国”,汇聚传播海量健康科普资源,建立24小时快速反应机制,有效应对医疗健康谣言。建设以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为引领的科学传播专家园队,共组建512个团队,包含4个中医药学科团队、20个肿瘤学科团队。在国际肺癌关注月、国际乳腺癌关注月等活动期间发布科普文章,传播科普资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自2007年启动“中医中药中国行”,目前已成为迄今为止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参与最多、影响深远的公益性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今年的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与2019北京世园会中医药主题日活动相结合,旨在借助北京世园会这一世界级窗口,向全球公众推广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医药、了解中医药、爱上中医药,让人民群众少生病,强身保健。

  下一步,各部委将共同推动构建组织结构清晰、任务层次分明、运行高效有序的癌症中医防治网络,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积极推进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工作向纵深开展,支持符合抗癌领域中药特点的专项研发及政策引导,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癌症防治中的特色优势,共同维护人民身体健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9年8月30日

 
 
 
 
  Copyright@2006 www.natc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电话:59957777
版权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CP备案:京ICP备16052956号
京公网安备11931045028号  网站标识码:bm73000001